來源:新華網
2020-11-10 19:01:11
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到“只說YES不說NO”——浦東開發開放名句新解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 題: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到“只說YES不說NO”——浦東開發開放名句新解
新華社記者 何欣榮
開發開放30年來,從全國第一個新區、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到第一個自貿區,浦東承擔了大量的改革開放任務。攻堅克難,改革者闖出了很多新路,也形成了很多理念。這些理念凝結在語言中,向全國各地播撒,釋放出比具體措施更大的改革推力。
“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打造全方位開放窗口
1990年開發開放之初,浦東這片熱土只有阡陌農田和尋常巷陌。但當時的管委會食堂里,貼了一幅標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提醒大家在世界大格局中謀劃浦東工作。
如這條標語所顯示的那樣,開放是浦東與生俱來的使命和最大特質。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浦東堅持以自貿試驗區和臨港新片區建設為引領,不斷提高開放能級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開放的前沿窗口。
一系列數據彰顯出浦東的開放水平和實際效能:上海自貿區率先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制度體系,包括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在內,328項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到全國;率先推出2批54項擴大開放措施,在外商獨資公募基金、汽車制造等55個領域實現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集聚170個國家地區的3.62萬家外資企業、3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時至今日,浦東的開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提出,要對照世界“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做盆景要做苗圃”,在制度型開放上大膽探索、創新突破。
一線窗口“只說YES不說NO”——不斷刷新浦東速度
今年10月下旬,上海外高橋口岸, 一輛接一輛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在碼頭集結。這批中國制造的Model 3標準續航版,正準備裝船發往歐洲。
“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的“特斯拉速度”,是上海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之一。在“特斯拉速度”的基礎上,浦東今年又創造了“山姆速度”,落戶外高橋保稅區的山姆中國會員旗艦店,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76天。
速度更快,服務更優。浦東始終以包容審慎的改革理念促進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的發展,重價值判斷而不是技術判斷,建立“只說YES不說NO”的窗口無否決權機制。這些舉措有力助推了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新業態扎根浦東。
浦東的改革還在向縱深推進,面對改革發現的新問題,不僅不能“見了紅燈繞著走”,還要“主動創設信號燈”系統。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說,依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今年疫情期間浦東率先試點遠程身份核驗系統,實現企業足不出戶“全程網辦”。其后又試點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下,搭建“審批大腦”,進一步提高企業辦事效率。
“財力有一分增長、民生有一分改善”——成為超大城市治理樣板
坐在三面落地的景觀玻璃墻前,喝茶、看書、發呆,室外的綠樹藍天和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一覽無余……在浦東,這是不少市民周末最愿意度過的閑暇時光。
這樣的生活聽起來很貴?完全不是。
在黃浦江東岸22公里的濱江岸線上,每隔1公里就有一個這樣的地方,供市民免費休閑、打發時光,它們被統稱為“望江驛”。雖然平均只有200平方米,卻擁有一線江景,并提供完善配套,無障礙廁所、母嬰室、含自動售賣機和充電功能的休息室……
很早以前,浦東開發就有一個“開火車”的觀點:“火車是要一起前進的,不能扔下幾節不管不顧。浦東開發不只是經濟開發,更是社會開發,要追求社會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
如今,秉持“財力有一分增長、民生有一分改善”的理念,浦東的民生投入連續多年快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覆蓋全區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和“15分鐘服務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事、辦成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浦東組建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在智能化、精細化城市治理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積極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超大城市的治理樣板。
三十而立從頭越。浦東開發開放,是闖出來的。這種闖勁,在去年掛牌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秉持“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攻堅精神,今年前三季度,臨港新片區產業投資完成202.3億元,同比增長52.2%。從去年揭牌到今年10月中旬,臨港新片區共計簽約項目410個,涉及總投資額逾2800億元。
改革蹄疾步穩,發展只爭朝夕。人們期待,浦東繼續書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奇跡。
【編輯:王詩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