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1-19 23:47:01
原標題:曾經“窮得只能吃海鮮”的京島人如今如何?
來源:新華網
曾經“窮得只能吃海鮮”的京島人如今如何?
新華社南寧1月19日電 題:曾經“窮得只能吃海鮮”的京島人如今如何?
新華社記者向志強、雷嘉興、吳思思
海風習習,椰樹搖曳。冬日暖陽中,踏上中越邊境的京族三島,濃郁的濱海風情映入眼簾。
京族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人口2萬多人,位于廣西東興市的京族三島是京族主要聚居地,由(氵+萬)尾、巫頭和山心組成。漫步在這里的沿海公路上,一邊是綿長開闊的金灘,一邊是眾多充滿文藝氣息的民宿,還有一些民宿正在建設。“90后”老板譚世軍最近正忙著建設新的網紅集裝箱民宿,“計劃今年6月對外營業(yè)。”
譚世軍一家三代“靠海吃海”,爺爺當年靠著一張竹排以出海打漁為生,頭腦靈活的父親建起了酒店和飯店,在沙灘上做起了摩托艇、沙地車等生意。2017年,譚世軍辭去穩(wěn)定的工作,接手家里的旅游事業(yè)。
“這些年京島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少人是年年都來短住的‘候鳥’。”譚世軍說。作為新一代的他不僅積極開發(fā)受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民宿,還引進了沙灘飛行等項目。“可玩的項目越豐富,游客才會越來越多。”
旅游已經成為京島的重要產業(yè)。結合京族特色和沿海優(yōu)勢,越來越多的當?shù)厝罕姵陨狭恕奥糜物垺薄!按謇锝种娜硕荚趶氖潞吐糜蜗嚓P的工作。”(氵+萬)尾村村支書武明志說。
如今的京島上處處可見漂亮別致的樓房,但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卻是另一番景象。“窮得只能吃海鮮度日”——武明志的這句話并非戲言。
由于人多地少、長期缺糧,打漁為生的京族人當年只能挑著辛辛苦苦得來的收獲走上10來里路,到附近的鎮(zhèn)上換糧食,一筐魚蝦只能換兩筐木薯或玉米,吃大米更是奢望。武明志介紹,后來他們修筑堤壩填海造田,才有了口糧地,但產量少得可憐。
改革開放以來,京族群眾告別“以糧為綱”,因地制宜“兩棲”多元發(fā)展,“靠海吃海”在鹽堿地上建起現(xiàn)代化海洋牧場,“靠邊吃邊”大力發(fā)展邊境貿易,旅游產業(yè)更是如火如荼。目前京族三島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9萬元。
在紅火的旅游業(yè)之外,傳統(tǒng)的漁業(yè)與文化也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在山心村,作為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魚露產業(yè)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魚露是京族人必備的年貨。在村民黃尚文家的作坊里,一桶桶經過10個月發(fā)酵的魚露正通過導管源源不斷地流出,空氣中散發(fā)著獨特的香氣。黃尚文從事魚露制作20年,制法傳統(tǒng)、口味純正的魚露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銷路很好,不少老板都上門收購,我家還在防城港市開了兩個專營店。”去年他家魚露產量3萬多斤,一年收入近20萬元。
近年來,京島上的哈亭、京族文化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也逐漸健全完善。在京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哈節(jié)”舉辦時,獨特的祭祀儀式、美妙的獨弦琴表演等文化活動都會吸引眾多游客。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雖然京島旅游業(yè)受到較大影響,但這里的干部群眾對于未來發(fā)展充滿著期待。
“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對家鄉(xiāng)的旅游發(fā)展充滿信心,所以繼續(xù)擴大投資。”譚世軍說。
“成立合作社對魚露產品進行整體包裝、打響品牌,還要開發(fā)體驗海上拉網捕魚等旅游項目。”山心村副主任劉業(yè)勝說。
“東興市已獲批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隨著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加大,我們有信心在全面小康方面先行一步。”“90后”的京族全國人大代表黃利婷說。
……
面朝大海的京族,定會春暖花又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