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1-07-24 06:37:07
原標題:防止青少年溺水,還需各方擰緊“安全閥”
來源:農民日報
盛夏已至,溺水又進入高發季節,防溺水,警鐘長鳴!即便時時提醒,處處防備,令人痛心的事故依舊在發生,僅在7月份就發生了多起:7月3日,山東棗莊,兩名初中生在水塘溺亡;7月7日,山西永濟,6名學生在黃河游泳時失聯,現在已找到5具遺體;7月10日,湖南湘潭,5名青少年野游時遇難,最大的19歲,最小的15歲;7月13日,河南駐馬店6名學生溺水身亡……
每年夏天,兒童溺水事件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不斷刺痛著公眾的神經。而針對“兒童溺水”的防范,每到夏季也總會一提再提。時至今日,社會各單位的防護意識和安全理念不斷增強,無論是緊急救援、預防演練,還是齊抓共管、聯防聯控,都得到了較大改觀且在不斷完善。但是“兒童溺水”的情況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讓人感到無力的同時,不免需要深入思考: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何才能徹底扭轉現狀,防止悲劇發生?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發文件,防溺水教育漸漸成為各地各學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落實到具體措施上時,學校會做防溺水教育宣講,開設安全教育課程,老師也持續提醒家長和學生,讓學生遠離水庫、池塘等危險水域,并簽署保證書、承諾書。部分學校還會采用十分嚴格的措施,甚至會對去水域玩耍的學生進行處罰。在家庭方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他們對孩子監護也一直沒有放松。家長們普遍會叮囑孩子遠離危險水域,掌握孩子外出的去向、內容、歸時、同伴等。各地各單位也都在為防止兒童溺水做努力工作,如在重點公開水域設警示牌、護欄,暑期安排專人巡邏,村廣播提醒,村微信群提醒,提高家長和學生避險防災意識,在村莊的每一處可能出現溺水危險的水域邊,都放置一根長竹竿,以便及時施救。
然而,學校的教育安全宣講、簽署的承諾書和保證書只起到“堵”而沒有“疏”的作用,家長和老師苦口婆心的勸導甚至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那些特別調皮、喜歡玩水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總想結伴下河體驗,面臨的風險也就加大。有些孩子甚至選擇沒有人的水域,也不會事先告訴家人。在有同伴溺水時,同伴會試圖自行盲目施救,甚至偷偷回家而不告訴大人,導致群體事故發生。
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5萬余名兒童死于溺水事故。一直以來,農村是青少年發生溺亡的重災區,農村地區兒童占全部溺水死亡兒童的比例高達88.4%,是城市的5倍多。與城市相比,農村可使用的公共服務產品較為匱乏,城里的孩子可以去游泳館、科技館、圖書館等地方,農村的孩子卻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他們精力旺盛,漫長炎熱的暑期,溝塘、水庫、土坑、野池塘等免費的“天然資源”,往往是他們的游玩去處。這些場所無人看管,孩子們到這些地方玩水很容易發生意外。此外,農村留守兒童多,祖父母年紀大同時還要忙于農活,看管孩子精力不濟,隔代監護能力弱,往往“管不住”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正確地管好孩子,這就帶來了更多隱患。
貪玩戲水是孩子們的天性,天性不易阻止,學校、家長及社會建立起來的保護機制始終還是外圍的。把農村孩子從野池塘和大水坑里解救出來,靠“堵”不是長久之計,還要靠“疏”來消除隱患。而這個“疏”,是當下社會已經大力發展之時必須做出的相應舉措,讓青少年掌握自救的能力,并為他們提供一個釋放天性和童真的安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比一堂安全教育課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小學生的游泳技能,這是減少溺水事故發生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在預防溺水的技術指南中,也將掌握游泳技能作為減少和避免溺水的主要措施。因此,從孩提時代,就要培養孩子適應水,在有大人陪護的情況下,讓他們盡情地玩水,開展任何與水相關的活動。學校的安全教育課不能流于形式,應該帶學生直觀地接近實際,讓學生在看中想、在學中做。同時,邀請專業的游泳教練,傳授給學生生命安全救助知識和游泳技能。這樣即使孩子遇到“落水”的突發事故,也能采取一定的防御和自救措施,有可能防止悲劇的發生。
除此之外,為農村孩子提供玩水嬉戲的安全場所也是一種解決辦法,而且早就有村莊為孩子的暑期安全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步。浙江富陽的蓮橋村,雖然是只有800人并不富裕的村莊,但投資了150萬元,在村里修建了一個游泳池,并且每年拿出全村收入的七分之一進行管理維護。同樣,陜西西安的王先生怕孩子出去游泳不安全,只花了85元,用廢木板和雨布在家里自制游泳池,省錢、安全還衛生,孩子天天在家玩得非常開心,還吸引了鄰居家孩子來玩。還有江西上饒的一位媽媽,為防止兒子游野泳,在家為兒子建造心形游泳池。
從一個村莊到數位家長,他們積極為孩子創造親水游玩的條件,這不但可以讓孩子們釋放天性,安全玩耍,更傳遞了一種安全教育的先進理念,為“防止青少年溺水”提供了有效的實踐經驗。因此,地方相關部門可以對本地現有的游泳場館進行整合,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對學生開放游泳場館。同時,還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一批游泳場地供學校教學使用,供孩子們游玩使用。
孩童戲水是鄉村生活圖景的經典一幕,農村孩子的暑假,應該有水花的快樂。防止青少年溺水,既要筑牢“安全網”,構建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保障體系,還要擰緊“安全閥”,給他們創造合適便利的條件,讓他們有一個安全快樂的童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