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3-21 22:19:03
原標題:中國空間站艙外航天服圓滿保障19次出艙任務 首批在軌艙外服延壽使用性能穩定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中國空間站艙外航天服圓滿保障19次出艙任務 首批在軌艙外服延壽使用性能穩定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李國利、占康、劉藝)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和宋令東身著中國空間站艙外航天服,于21日晚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至此,中國空間站艙外航天服已經圓滿保障空間站任務以來的19次出艙活動,使用年限次數超出“3年15次”的壽命設計指標,首批在軌艙外服正延壽使用、性能穩定。
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在太空出艙活動過程中的核心裝備,保障著航天員在艙外活動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業。
據了解,中國空間站艙外航天服是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按照設計標準,使用壽命為“在軌貯存3年,期間出艙使用次數不小于15次”。與第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相比,第二代具有使用時間更長、安全可靠性更高、機動靈活性更好、測試維修性更強的特點,保障航天員執行出艙活動更加安全高效。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身穿第一代“飛天”艙外服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國人的第一個足印,圓滿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出艙活動。
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這是中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的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目前,空間站艙外航天服性能良好,狀態穩定,已經順利保障空間站任務19次出艙活動,單件服裝最高使用達17次,超額完成‘3年15次’壽命指標。”中國航天員中心劉東岳介紹說。
截至目前,空間站艙外航天服是我國首個在軌開展壽命評估工作的飛行產品。秉承集約高效的原則,延壽的目的是最大化發揮艙外航天服在軌應用效能,節約工程成本。
據介紹,達到壽命指標后,科研團隊定期對空間站艙外航天服進行壽命評估,構建天地聯動、科學合理的艙外航天服健康監測和壽命評估方法體系,預測當前服裝的壽命。同時,系統識別壽命短板,便于后續服裝壽命升級,從而達到既風險可控又延長壽命的目的。
“我們探索性地建立科學合理的壽命評估方法,深入挖掘在軌和地面試驗數據,開展了大量的材料級和產品級的驗證試驗,評估壽命邊界。同時,結合在軌服裝定期檢測和出艙前檢查,確認服裝的健康狀態,保證航天員執行出艙任務安全可靠。”劉東岳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