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魯信集團直管企業,山東金融資產堅守省屬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職能定位,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統籌處理好功能性與營利性的關系,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為己任,牢牢聚焦不良資產經營核心主業,在助力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服務地市“保交樓”項目、整合資源激活問題資產等領域持續發力,著力解決各類痛點、堵點難題,保障區域經濟金融體系穩健運行。
深耕屬地業務資源 盤活低效金融資源
公司充分聚焦主責主業發展,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投放力度,2024年新增不良資產投放超過70億元,累計收購不良債權超過420億元,穩居山東省內同類機構前列,推動2024年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下降至1.1%,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顯著優于全國1.5%的平均水平,切實釋放信貸空間,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公司充分利用山東省16地市政府平臺股東資源,密切對接全省14家城商行、110家農商行,建立“總對總”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持續加大中小銀行不良資產收購力度,廣泛拓展“結構化交易+反委托清收”交易模式,在審慎估值、風險可控的基礎上,著力探索差異化、個性化合作機制,利用超額收益分成機制解決不良資產定價分歧,整合多維資源渠道助推中小銀行改善資產質量,2024年投放近25億元收購中小銀行不良債權逾140億元,先后落地多個省內中小銀行大額不良資產合作處置項目,占據某城商行九成以上2024年對外轉讓不良資產份額,為中小銀行卸下歷史包袱、輕裝上陣開展特色金融服務提供專業支持。
助力“保交樓”工程 修復城市爛尾地標
濱州城市中心爛尾地標101總部基地項目位于濱州市區兩條城市中軸交匯處的核心地段。該項目自2004年原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后,曾于2005年、2008年、2016年多次引進投資機構進行盤活,均因各類問題最終停滯,成為矗立在濱州市區核心地段一道顯眼的“傷疤”,嚴重影響了濱州城市形象和社會穩定。
公司充分發揮問題資產盤活功能,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統籌制定救助方案,通過協調引進政府相關支持政策、注資撬動社會資金等方式掃清項目歷史包袱。集智聚力推動項目調整規劃,在容積率保持5.0不變的情況下,由兩棟樓調整為四棟樓,并依法依規在項目重啟后申請優惠支持政策,最終成為濱州市重點項目實現復工建設。后續公司嚴格把控項目進度、成本控制、安全生產、運營銷售等各個環節,確保地標項目順利竣工驗收交付,成功將爛尾17年的城市“傷疤”修復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目前,101總部基地項目已實現涅槃重生,項目總面積12.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8億元,原來的爛尾樓已實現向城市新地標華麗轉變,吸引金融、化工、電商、物流、新能源等行業知名企業進駐,成為濱州核心地區高端商務綜合體和產業聚合平臺。
賦能激活問題資產 優化資源要素配置
公司助推山東省首例上市公司預重整轉重整案件順利執行,收購東方海洋關聯不良資產1.1億元,協助解決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通過債轉股方式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出資認購重整投資基金份額,為上市公司重煥生機創造有利條件。在整合各方資源聯動協作下,相繼破解了原本棘手的職工安置、財產處置、招商引資等問題,安置職工543人,穩定關聯企業職工1000余人,避免上市公司強制退市風險,依法保障了632家債權人以及全國近1.9萬名中小投資者權益,有效推動資源優化處置。東方海洋重整案成功入選山東高院“三強三優”品牌創建典型案例。
公司持續挖掘存量資產潛在價值,充分運用資源整合、并購重組、逆周期培育等專業化手段賦能改造問題資產,聯合阿里資產、京東拍賣、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等平臺開展精準營銷,不斷擴大潛在意向客戶推廣面。著力破除資產周轉梗阻,整合各類投資主體資源,完善不良資產經營“生態圈”建設,采取分期交易等服務舉措促進資產處置提質增效。克服商業地產成交低迷的不利影響,歷經三方150輪競價成功溢價處置重慶解放碑揚子島酒店關聯資產,妥善解決歷史債權債務糾紛,賦能推動核心資產凈化剝離,成交價較掛牌價溢價10.61%,較抵債裁定溢價29.76%。
公司持續完善抵債資產管理機制,由專業團隊承接抵債資產管理,逐步規范抵債資產交接過戶、安全生產、稅收籌劃、客戶服務等相關事宜,分類施策逐項解決制約商業資產經營的核心癥結,依托精細化管理提升資產經營收益。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4號樓完成抵債后,2年內實現租金收益超1.1億元,為再次轉讓處置創造有利條件。
面向未來,山東金融資產將充分發揮“金融穩定器”“資源優化器”“經濟助推器”作用,持續探索新時代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改革發展之路,精準對接“國之所需”和“民之所盼”,著力提升服務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質效,推動企業經營發展與山東區域經濟金融發展同頻共振,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