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4-28 10:00:04
原標題:青島經濟積蓄新動能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白曉
4月26日,青島市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今年一季度,青島市生產總值為3037.42億元,同比增長18.0%,兩年平均增長4.7%,延續整體回升、持續穩定恢復態勢。
經濟繼續穩步恢復
青島市統計局副局長劉偉介紹,青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展,經濟繼續穩步恢復,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行業景氣度回升明顯,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統計數據,分產業看,今年一季度青島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4.16億元,同比增長4.5%,兩年平均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93.29億元,同比增長19.9%,兩年平均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009.97億元,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5.4%。
“大家注意到,在國家、省以及青島的新聞發布中都增加了與2019年的主要指標的增速比較,還增加了近兩年的平均增速。主要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去年的經濟是一個非常態的變化,造成了基數比較低,不是常規的基數累計增長,這是一個原因。”劉偉解釋說。
“第二個原因,今年一季度國家出臺了相關促進發展的政策,特別是春節放假期間提倡大家在原地過年,給生產和消費都帶來了非常大的積極因素。”劉偉說,“這意味著今年經濟的高增長不是常規的,為了把這兩年的特殊因素作一個剔除,我們就用了兩年平均。實際上從兩年平均看,我們的GDP增長4.7%,跟‘十三五’以來的高質量發展基調是非常吻合的。”
新動能顯現良好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青島市各個行業逐漸恢復,全面增長,在生產的普遍增長帶動下,一些主導的重點產業領域也實現了比較快的增長。
特別是工業生產起步強勁,創新動能穩步增強。一季度,青島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4.2%,兩年平均增長6.9%。分行業看,35個大類行業全部實現增長,17個行業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9個行業兩年平均增速實現增長,比1-2月增加2個。從新動能看,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30.8%、37.2%;兩年平均增長7.8%、10.7%,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0.9和3.8個百分點,創新動能穩步增強。
“比如說新興領域的動能增強,高技術制造業擺脫了去年的頹勢,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等都實現了快速增長,高于規上工業的平均增速,這是工業的主要拉動點。從服務業來看,研究和試驗發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也分別實現了89.2%、73.5%、67.8%和12.5%這樣非常高的增速。”劉偉分析說。
從消費領域看,供給側的改革改善和提升也加大了消費,通過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也提供了消費的條件和改善了消費的環境。據統計,一季度,青島市零售業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達到105.6億元,增速達到24.9%。
未來預期總體向好
從預期看,青島市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達到了51.9%,非制造業的商務活動指數達到了56.3%,且都處在上升的區間,表現了大家對青島當下及對未來預期的看好。
劉偉說:“信心作為疫情期間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鼓勁的時候,這種信心表現我們認為是非常好的一種當下的亮點,也預示著未來發展的必要。”
從市場的資金流動性來看,青島在去年存貸款各超過2萬億規模之后,今年存貸款總量繼續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據統計,3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各項貸款余額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
能源的供應和使用非常寬裕,也預示著生產在當下和未來持續向好。據統計,一季度青島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6.4%,兩年平均增長達到4.2%,跟生產的快速增長相互呼應。
劉偉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實現“開門紅”,延續整體回升、持續穩定恢復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疫情防控壓力猶存;經濟恢復過程中新老問題交織,基礎仍不牢固,要保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仍然任重道遠。下階段,青島將著力穩增長、挖潛力、增優勢,擴大有效需求,提升發展質效,培育壯大新動能,不斷開創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