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20 10:50: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0日訊 18天前,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兩天后,他們奉命接管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該院區共有床位50張,全部用于重癥病人。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鄧傳耀主動請纓,作為第一批隊員進入重癥監護病房開展工作。下面就是她從一線發回的手記。
除夕夜,與2020年新年的鐘聲一起響起的,還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號角。
2月2日,我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出征武漢。在朋友的眼中,這有點像英雄出征,看著我漸行漸遠的身影,總是難掩離別的淚水。那一天,我顯得有些平靜,簡單的想著,不過是換一個工作的環境。
2月4日,隊里緊急召集人員,作為第一批隊員,進入隔離病房正式開始醫療工作。作為一名黨員和有著十幾年經驗的護士長,在這種時刻我沒有任何理由畏縮,同時想到大家對這突然來臨的任務還未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我干脆地對組長說——“我去”。
從出發到正式進入隔離病房,我一直向往在密實防護服下工作的狀態,應該像將軍佩劍馳騁沙場一般瀟灑威武。
從休息室至病房,中間需要經過四室五門。首先進入的第一室,是更衣室,我們在這里穿好防護服。按照之前演練的流程,我熟練的戴好護目鏡,穿上防護服,裹上最外層的外科口罩,確認再也沒有漏氣的地方。
還未等走出更衣室,護目鏡已經開始起霧,眼前的世界開始變得朦朧。與此同時,還有嚴密防護服下艱難的呼吸。視覺的障礙讓我變成盲人,呼吸的障礙讓我體會到了患者的痛苦。缺氧的不適,繼續蔓延,引起了胃部不適,想要嘔吐,隨之而來的是因頭部血管的擴張而引發的頭痛,接著是對密閉空間的恐懼。
看著鐘表緩慢的轉動,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如同三年一般漫長。度秒如年也不過如此了。那一刻,十分想念一層隔離衣行走病房的時光,還有清晰沒有霧氣的世界。隔離病房初體驗,留給我的是白花花朦朧一片,氣喘噓噓缺氧難耐。
第二次進入隔離病房,是在凌晨4點鐘的夜班。
這段時間,護理工作比較集中。一個班次下來,我發覺即使是最簡單的體溫測量,也是需要護士與患者進行密切接觸才能完成。置身病毒彌漫的病房,不知道一層薄薄的防護服能否守護我們的安危。這一刻,我對新冠病毒,有了一絲絲的恐懼。
幾個班次之后,我逐漸適應了視野中滿是霧水的護目鏡,還有密實防護服下稍感憋悶的呼吸。病人們有輕有重,但都對從山東遠道而來的護士充滿了感謝與感恩。他們總是在護士們操作完畢離開時,由衷地說一聲“謝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們有共同的祖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是神州的孩子。他們原本都有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只因這突如其來的疫情,隔離在此。
一次,一位年輕的女患者對我說:“護士,我的丙球用完了,之前都是家人給我帶來,可是現在他們也都被隔離了,能幫我問問,誰能幫我買來嗎?”聽到這些,心中一顫。我想這是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無助。丙球容易再買來,只是這與家人的團聚與身體的康健,何時才能再來?早日解除隔離與家人團聚,脫下口罩看見朋友微笑,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愿望,而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愿望。為了實現這愿望,我該像一位戰士,勇敢地戰斗。
身處險境,“怕”的感受,是人之常情。但在這“怕”之后,漸漸生出“敢”的勇氣。在全國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是與病毒努力抗爭的英雄。我們不知前方還有多少泥濘,但所有人都在負重前行。我們不知勝利的終點在哪,但走下去一定能與勝利相迎。
有那么一瞬間,有一句被幸福生活遺忘的詩句再次浮現在腦海中:“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深愛熱鬧的人間,為了人間的熱鬧,我熱愛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閃電新聞記者 田源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