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日訊 當大多數人享受著“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小長假時,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建設者,他們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選擇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確保濰宿高鐵沂河大橋樁基工程能夠按時完成。
由中鐵上海局承建的濰宿高鐵郯城沂河特大橋跨沂河(68.5+128+75)m連續梁起止里程為DK296+544.61(458#墩)~DK296+818.11(461#墩),與沂河夾角88°,本聯連續梁全長273.2m,梁體采用C55混凝土,梁高5.615m~5.615m。截面采用單箱單室、變截面直腹板形式。箱梁頂寬12.6m,底寬7m。頂板厚為45cm~65cm,按折線變化;腹板厚64~80~110cm;底板厚52cm~120cm。連續梁整體采用支架現澆施工。主要工程量為:樁基64根,墩臺4座,梁體C55混凝土6649.88m3。
濰宿高鐵的建設不僅關系到當地經濟的發展,更直接影響到周邊百萬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樁基工程則是整個項目的基石,其質量直接決定了橋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走進施工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旋挖鉆機、挖掘機、打樁機轟鳴作響,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鋼筋籠焊接和混凝土澆筑作業。盡管頭頂烈日,但每一位工人臉上都寫滿了專注與認真。
分部副經理王軍寧介紹:“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我們實行了24小時施工,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高效推進。 損失太大了!臨沂的雨季一般在6月份到來。 沂河上游的水呼嘯而至,沖走在河里的施工設備、圍堰便道,會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預計直接經濟損失千萬元以上。更重要的是,汛期在9月末才結束,重新在河里鋪便道、打圍堰,本來該今年完成的階段性的節點工程就要拖到明年,影響整體施工進度。”
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團隊遇到了不少難題。比如土質松軟,增加了施工難度;還有砂層較厚容易塌孔等地質條件復雜,需要采用特殊工藝處理。面對這些挑戰,技術人員日夜鉆研解決方案,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引進先進設備等方式,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對于大多數參與該項目的員工來說,“五一”不僅是勞動者的節日,更是展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項目部年輕測量員小劉說:“雖然不能回家陪家人過節,但能為高鐵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覺得非常自豪。”另一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施工員老張則表示:“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讓這座橋早日建成通車,讓老百姓早日坐上高鐵,出行更加便捷。”正是有了這樣一群無私奉獻的勞動者,才使得無數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閃電新聞記者 賈方政 通訊員 聶志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