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0-17 08:41:10
齊魯網濟南10月17日訊 日前,山東省2017年度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成果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驗收。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司和部土地整治中心在北京組成的驗收組認為,山東按照《農用地質量分等規(guī)程》和實施方案開展工作,基礎資料詳實可靠,技術路線合理,方法科學可行,全面完成了全省133個縣級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評價工作,形成了縣級和省級匯總成果,對耕地質量等別漸變區(qū)域,開展了耕地質量等別監(jiān)測評價工作,形成了耕地質量等別監(jiān)測數據及報告。
下一步,山東將根據驗收組反饋的修改意見,進一步組織做好省級成果修改完善、入庫工作,并及時發(fā)布成果公告,確保成果數據完整、準確、可靠,為耕地占補平衡、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等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耕地質量等別,從農業(yè)生產角度出發(fā),對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狀況和田間基礎設施構成的滿足農產品持續(xù)產出和質量安全的能力進行評價,將耕地質量劃分為10個耕地質量等級。一等地耕地質量最高, 十等地耕地質量最低。該標準根據不同區(qū)域耕地特點、土壤類型分 布特征,將全國耕地劃分為東北區(qū)、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qū)、黃淮海區(qū)、黃土髙原區(qū)、長江中下游區(qū)、西南區(qū)、華南區(qū)、甘新區(qū)、青藏區(qū)9大區(qū)域,各區(qū)域評價指標由13個基礎性指標和6個區(qū)域補充性指標組成,明確了相關評價指標的涵義、獲取方法和劃分標準等。該標準的發(fā)布與實施,實現了全國耕地質量評價技術標準的統(tǒng)一,有利于指導各地根據耕地質量狀況,合理調整農業(yè)生產布局,緩解資源環(huán)境壓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閃電新聞記者 孔垂頔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