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08-29 10:21:08
原標題:濟南部門聯動守護自然保護地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濟南部門聯動守護自然保護地
來源:中國環境報
資源信息共享 線索移交規范
◆本報記者 張黎
在自然保護地開展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除了深入現場,科技能幫什么忙?
在山東省濟南市,通過建立“衛星排查—無人機核實圖斑—現場調查—問題整改”的天空地一體化技術方法,形成了自然保護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閉環工作模式。
“一方面,我們利用2024年最新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自然保護地內進行非法開礦、修路、筑壩、建設造成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問題遙感排查,形成疑似問題圖斑;另一方面,借助無人機,核實疑似圖斑,制定生態環境違規問題清單。”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潘恒景向記者介紹,通過地面調查,對存在的問題依法處理,建立問題臺賬,并進行針對性強的監督整改。
科技賦能執法監管,是濟南市積極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圍繞提高自然保護地監管水平,濟南市加大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開創了全市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新局面。
部門聯動協作,實現資源共享
2023年11月,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聯合開展自然保護地“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工作。
聯合執法工作期間,一場特殊的會議引人關注。這是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攜手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首次召開聯席會議。會上,兩部門進行了自然保護地執法信息交換。
自然保護地涉及廣闊的生態領域,單打獨斗難以形成有效監管。為此,濟南市生態環境局主動與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對接,加強協作配合。
雙方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濟南市自然保護地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計劃每年組織一次聯合執法行動,由園林和林業綠化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安排專門人員組成聯合檢查組,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建立聯絡員制度,負責日常信息的對接工作。通過定時進行信息交換,達到嚴厲打擊、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聯合執法檢查效果。
對聯合檢查發現的違法問題,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查處到位。這其中,園林和林業綠化部門落實問題查處整改閉環機制,督促被檢查單位按時完成全部整改。生態環境部門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鼓勵和引導被檢查對象及時改正輕微違法行為。聯合執法工作完成后,各部門建立自然保護地聯合執法專項工作檔案。
規范移交程序,加強督辦指導
為順利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了《2024年度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工作方案》,采取對自然保護地隨機抽查的方式,通過“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智慧監管系統”向各區縣派發執法任務。
今年6月,綜合執法行動正式開啟。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10余人(次)、45車(次),對44個自然保護地開展生態環境執法檢查。
“我們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和無人機等先進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對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環境執法檢查。通過持續開展綜合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強化對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三大隊大隊長牟頔表示。
對于涉自然保護地內生態環境違法案件,如何協作順利移交?對此,濟南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印發通知,制定《濟南市涉自然保護地內生態環境違法案件協作移交工作機制》,規范涉自然保護地內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移交程序,為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和聯合執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濟南市要求,全市各級園林和林業綠化部門,在日常監管、受理投訴、信訪舉報過程中如發現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案件及案件線索,應向同級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移交。
在案件查處過程中,需要各相關主管部門的上級部門或異地對口部門協助的,相關主管部門應積極配合,共享信息資源。
在細化移交內容方面,濟南市明確了案件移交書的具體內容:案件有關內容涉及主管部門前期監督管理情況的,應當附前期監督管理情況說明;屬于舉報案件的,應附舉報材料。
此外,市級生態環境、園林和林業綠化部門將加強對區縣案件移交工作的指導和督導。對應移交未移交、應受理未受理、不依法辦理的,予以通報、聯合督辦或提級查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