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4-09-25 08:52:09
原標題:牢牢把握創新發展方向 為傳統音樂注入新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牢牢把握創新發展方向 為傳統音樂注入新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音樂。在新時代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充分激發傳統音樂創新創造活力,是高校扎實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的職責使命。
臨沂大學音樂學院把弘揚傳承發展傳統音樂作為重要任務,深度把握傳統音樂創新發展內涵,為傳統音樂的傳承弘揚與發展注入新生機,讓傳統音樂的魅力在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更加絢麗多彩。
創新教學抓手 強化人才培養質量
音樂教育教學是傳承弘揚傳統音樂發展的重要載體。學院持續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抓手、強化教學質量監控,推廣優秀教學成果和經驗,努力在傳統音樂教學改革項目、智慧課程等方面爭取新突破,為高質量人才培養提供堅實支撐。
成立沂蒙地方音樂傳承與創新團隊,立足沂蒙,深入挖掘沂蒙地方音樂資源,將地方民歌、地方戲曲、紅色主題音樂創作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將作品創作與舞臺實踐育人深度融合起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沂蒙精神。
組織開展新學期備聽評審工作會,通過全面、客觀地了解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教學改進提供有力依據;承辦“中國文藝發展道路”學術研討會,與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近50家單位的8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文藝發展道路,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切磋學術、共謀發展,共同為中國文藝發展道路和高校藝術人才培養凝聚智慧、貢獻力量。
扎實推進學生民族管弦樂團建設,創新搭建學生藝術實踐舞臺,助力學生民族管弦樂團建設。樂團師生表演的民族管弦樂《沂蒙史詩》、舞劇《淵子崖》雙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一等獎。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探索人才培養新途徑,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傳統音樂人才發力。《柳琴戲沂蒙情選段“一排排戰士穿村過”》《柳琴戲沂蒙情選段“鴻雁歸來春風暖”》等節目在山東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喜獲佳績。
創新載體抓手 激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學院堅持將傳統音樂的弘揚和中華美育精神融入創新發展全過程,不斷創新傳統音樂的弘揚、表現載體,激發傳統音樂新的生機與活力,以浸潤式涵養心靈的方式提高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助力文化強國戰略的高效發展。
成功舉辦柳琴與阮等傳統音樂的專業教學實踐音樂會,為師生創造在藝術中感受美、認識美、體驗美和表現美的平臺,帶領學生們在傳統音樂中升華情感、在旋律中感受文化自信,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秉初心、擔使命、競青春、逐未來;參加校圖書館舉辦的“真人圖書館”活動,介紹和普及性講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琴戲”,進行柳琴戲身段和唱腔的表演,并讓現場的學生穿上戲服,學習一兩個簡單的動作,真實體驗“戲曲人”的狀態,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柳琴戲的傳承隊伍中來,擴大柳琴戲傳承的輻射面,使柳琴戲能夠更鮮活、更有生命力地傳承下去。
創作推出大型原創民族舞劇《沂蒙長風》,將沂蒙地區“一門三烈士”“火線橋”“推車支前”“參軍支前”等為人所熟知的典型事象,進行融合與組構,鋪陳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沂蒙人民擁軍支前圖景,構建出“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群像。舞劇先后在青海海晏等地展演,好評不斷。
組織師生前往日照市五蓮實驗學校、日照大劇院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專場演出活動。以山東民間舞蹈元素為基礎語匯的舞劇作品《淵子崖》,給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不僅讓他們親身感受到了舞劇的魅力,也讓學生們對沂蒙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同,讓沂蒙精神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學院組織前往沂州古城觀看傳統文化演藝——《國秀·瑯琊》,讓學生們更加系統、多角度地接觸和了解臨沂地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審美熱情。
創新發展抓手 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院堅持融入臨沂、依靠臨沂、服務臨沂、貢獻臨沂,持續挖掘、創作沂蒙優質藝術資源,用專業引領區域音樂藝術創造性發展、服務區域文化藝術繁榮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先后開辦2023年度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柳琴戲表演人才培訓班、2024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山東梆子表演人才培訓班及五音戲表演人才培訓班。通過因材施教、問題導向、案例教學,采取課堂教學、實踐訓練、觀摩研討、演出展示等形式,對學員進行集中培訓,幫助山東梆子、五音戲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培養形成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扎實的表演基礎和表演能力,具有傳承與創新精神的優秀藝術表演人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地區文化產業建設培育人、拓思路。
聯合主辦郯城縣“古郯秋高正風華”國慶文藝展演活動,通過歌曲、舞蹈、器樂和原創情景劇、朗誦等多種形式回望古郯大地的盛世春秋,凝望郯城人民的勤勞奉獻,展望銀杏之鄉的美好明天,帶動更多人走進郯城、了解郯城、推廣郯城。
打磨形成的《舞臺上的思政——沂蒙革命文物“兩創”藝術傳承領跑者》項目,用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活化”革命文物、詮釋沂蒙精神,讓革命文物、紅色故事在校園深度融入,推動革命文物在地方經濟發展、文化產業建設中更好發揮作用。
(李夢婷)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