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3-21 08:18:03
原標題:漢字古籍賦能人工智能迭代進階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漢字古籍賦能人工智能迭代進階
來源:中國文化報
劉曉靜
漢字古籍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知識,不僅能為創新提供豐富的知識供給和靈感觸發,也能為AI訓練提供多元化的海量數據支撐;古籍文言文以少量字符承載大量信息,通過訓練,使AI在理解文本時,提取關鍵信息更高效、把握語義邏輯更準確;古籍中蘊含著豐富的、獨特的中國式哲學思想和辯證思維,有助于AI從宏觀、綜合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復雜的決策場景中權衡利弊;古籍所承載的家國情懷、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對人格塑造具有積極影響,亦可引導AI倫理體系向善發展。大模型通過對漢字古籍的學習,將文化精髓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從文化傳承角度來看,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青少年接觸使用或參與創造AI的過程,就是接受并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的過程。
創新實踐中,DeepSeek通過漢字數字化與AI融合探索,為漢字的創造性轉化開辟了新路徑,影響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競爭格局。但要想在AI領域把漢語的優勢變換為勝勢,需要突破表層語言特征,深入挖掘底層認知邏輯,也必須在人才儲備、技術創新與資源挖掘各環節大有作為。
AI的迭代進階,需要既通曉漢語邏輯又掌握 AI技術的跨學科人才,也需要對漢字古籍進行深入整理、研究、挖掘的專業人才。在AI創新的核心地帶,需要拔尖人才深入研究如何重新定義語言認知范式、開辟新維度技術賽道、重構全球AI價值標準等。大模型的垂直落地及大范圍實際應用,也有賴于持續培養造就大批創新型人才。為此,要改進現行教育教學模式,加強漢字古籍教育,減輕年輕一代對古漢語的疏離感。
讓漢字古籍“活起來”,既是一場文化的傳承之旅,也是一次教育科技的創新探索。提供AI發展中國方案,讓古老漢字在現代科技舞臺上煥發生機活力,帶來的優勢轉換不是簡單的技術趕超,而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東方認知范式對通用人工智能的重新定義,也有助于開創文明互鑒新范式??梢宰孉I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實現進一步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價值。
(作者系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原副院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