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24 08:54:04
原標題:筑牢安全屏障 護航學校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筑牢安全屏障 護航學校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而學校的安全穩定則是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前提與保障。近年來,山東科技大學不斷探索高校安全工作新路徑,全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為學校的高質量安全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地方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構建“三個一”責任體系,一以貫之打通安全責任全鏈條
堅持“一盤棋”工作思路。堅持統籌學校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學校始終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調聯動、全員共同參與”的“一盤棋”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責任體系,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內外互通”的安全工作新局面。
落實安全責任“一張網”。制定實施《山東科技大學校園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全面落實監管責任“橫到邊”,細化主體責任“縱到底”,將安全責任細化到崗、落實到人,推動安全管理與教學、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學校治理共同體,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的合力。
用好量化考核“一張表”。制定實施《安全工作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實現安全責任從“模糊定性”向“精準定量”轉變,在山東省高校中率先實施安全工作量化考核,形成“考核有標準、獎懲有依據、落實有動力”的良性機制,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夯實“三防”基礎建設,智慧賦能織密風險防控網絡
強化人防核心,建強專業隊伍。學校組建專兼職結合的安全管理隊伍,涵蓋應急處突、學生志愿者、特種崗位及外聘安保力量,通過常態化培訓演練、監督考核和技能競賽,不斷提升隊伍實戰能力。同時,建立評先樹優機制,樹立典型標桿,激發隊伍積極性,營造爭先創優氛圍。
筑牢物防基礎,提升安全防線。建設了具有省內一流水平的高校警務室,開發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展青島市首家高校一碼通工作,實現了數據信息與公安系統互聯互通。逐步建立完善微型消防站、校園警務室、應急指揮中心等基礎設施。在重點區域安裝自動消防報警系統,建設消防可視化平臺,集成14092個消防點位報警信息,實現煙感、應急指示、消防水壓、可燃氣體探測等“一點報警,四級聯動”。
強化技防支撐,構建智慧安防。依托應急指揮中心中樞平臺,整合消防可視化系統、“校園天眼”工程、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安全隱患隨手拍”等信息化手段,實現監控數據一屏統覽、突發事件秒級響應、處置力量精準調度,構建起了“無人機空中巡查+地面巡邏+網格員值守”的立體防控體系,提升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突效能,實現各類安全要素全天候、全覆蓋動態管控。
管理與服務雙向融合,構建共生共治的安全育人生態
堅持將安全管理與人文服務深度融合,以文化浸潤促理念認同,以機制創新促效能升級,推動師生從“被動遵守”轉向“主動共建”,實現安全治理與育人成效的同頻共振。
深化安全文化浸潤,厚植師生共治根基。安全文化是校園安全的精神支柱。按照“微空間”與“沉浸感”兩大原則建立“山東科技大學安全教育基地”,融合國家安全、防毒禁毒、應急救護等10個安全模塊,為師生提供安全培訓、實景體驗等服務。同時,開發“大學生應急生存教育”在線課程,推動安全知識進教材、進課堂。組建“學生安管會”學生安全組織,建設“平安山科”微信公眾號,在各類重要節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知識宣傳活動,師生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不斷提升,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員”的治理新格局。
創新校地協同服務,打造安全治理共同體。校地協同是提升校園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徑。學校根植“大安全”管理服務理念,與屬地公安、消防、邊檢等部門開展黨建共建,打造“嵙盾”黨建服務品牌,以黨建為引領,促進資源共享與協作、安全教育與宣傳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構建“風險聯防、隱患聯治、應急聯動”的校地協同機制。
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及時化解風險隱患。校內各職能部門協調聯動,將安全宣教與心理健康輔導、網絡文明引導等深度融合,做到“隱患預警前置化、訴求響應即時化、矛盾化解溫情化”,以有溫度的服務筑牢安全穩定防線。
近年來,學校安全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學校三次獲得山東省教育部門“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兩次獲得山東省公安部門“維穩安保工作成績突出集體”榮譽稱號,一次獲評山東省公安部門“集體二等功”。
未來,山東科技大學將繼續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奮力開創學校安全工作新局面,為地方安全穩定和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申玉三 陳浩 丁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