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05-07 09:03:05
原標題:遇見美好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遇見美好
來源:人民政協報
雖然我們管上學叫“讀書”,但那是由老師領著讀,以學習知識為主,并不是自主、自動、自發地讀。自主、自動、自發地讀,是當你打開一本書的時候,你不只獲得了知識,還由此打開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6歲上學讀書,但真正閱讀一本書,并愛上閱讀,是在十歲的時候。
那時候我們的鄉村小學沒有閱覽室,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都沒有課外書。10歲那年,離我家一里多地的山谷里要修一個大型水庫,一個施工隊駐扎到了我家的橫堂屋里。
他們早出晚歸,在水庫工地上爭分奪秒地勞動,只有大雨天他們才會休息。休息的時候,他們有的下棋、打牌,有的吹笛子、唱歌,也有人坐在窗戶邊上看很厚的書。
那么厚的書,那么多字,是我從未見過的。
一個大晴天,他們一早又去了工地,橫堂屋的窗戶上,卻擱著那本厚厚的書。
那天是星期天,我不用上學。橫堂屋的窗戶很大,朝南開著,木窗欞很粗,那本厚書就擱在兩根粗粗的窗欞之間。東升的太陽照在橫堂屋的墻上,也照在從窗木欞間伸出來的那本書上,將那本書鍍上了一層金色。
我抓住那本書,把它從窗欞間抽出來,隨即背靠墻壁,坐在屋檐下讀起來。
那本書已經沒有封面和封底,卷了邊,也不知道前后撕掉了多少頁,但里面有些故事還是完整的。我隨手翻到的第一篇故事叫《鑄劍》:“眉間尺剛和他母親睡下,老鼠便出來咬鍋蓋……”哇,這情景是多么熟悉,每天晚上吹熄燈盞,我和爺奶奶剛睡下,臥室樓板上的老鼠不也窸窸窣窣爬出來咬東西嗎?這故事立即吸引了我。讀完《鑄劍》,我又讀《奔月》《補天》……我那天就那樣坐在屋檐下,一直讀著,直到讀完書中所有的故事。書中有些故事我讀不懂,也不愛讀,我就翻過去;但有些故事卻特別吸引我,讀完了還想讀。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我讀完書中這些故事之后,盯著手中殘破的書,發現了故事的神奇之處:一個故事明明已經讀完了,卻會在我的腦海里生動地浮現出來,我明明讀的是文字,腦海里浮現的卻是畫面!要等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學,我才會知道,我讀到的這本殘破的書原來是《魯迅小說全集》,而當時吸引我的那些故事是其中的《故事新編》;也要在我成為作家之后,我才會明白,正是這一次意外的閱讀,讓我遇見了文學。
成為作家之后,我更是常常遇見美好的閱讀。大多數時候,是我遇見了神奇的作家和作品,也有些時候,是我的小讀者遇見我的作品。
十多年前一個冬日黃昏,我在教室里給同學們講完那個學期的最后一堂課,正在收拾講稿,一個女孩子從教室最后一排走上前來,遞給我一封信,便匆匆走了。我回家后打開信,才知道她是打聽到我在這所大學教書,特意從外地來見我的。她告訴我,她曾是一名留守兒童,小時候每天放學后便坐在村口池塘邊的大樹下,一邊看守家里的鴨子,一邊從連載我作品的雜志上抄寫我的作品。她抄的那部作品叫《奇跡花園》,她說這部作品讓她驚訝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好的地方,使她每天晚上睡覺時閉上眼睛,也在心里要想出這樣的一個故事來,想象這世界有一個神秘的地方,獨特的地方……她說:“真的很幸運,在那個純真的年齡遇到你的童話,它于我而言不亞于安徒生童話對每個孩子的重要性。”
去年秋天,我去青島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在會議期間,我又收到了一封特別的信。這封信是一個來參加學術會議的年輕研究生寫給我的。她在信中告訴我,她8歲那年在書店里買到了一本《笨狼旅行記》,從那里開始,她就有了一個多年的朋友。她說:“后來我上了初中、高中、大學,笨狼一直陪伴我,在我無聊的時候我就再看一遍這本書。謝謝您創作出這么美好的故事,沒有笨狼,或許我不會走上兒童文學研究的道路。盡管我只邁出了小小的一步,但這一步,是我和笨狼一起前進的!”
感謝美好的閱讀,讓我遇見了文學,感謝美好的閱讀,讓我更加相信文學的力量,并且不斷努力要寫更多美好的文字,讓我的讀者們有更美好的遇見!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