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山東省推進“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工作會議在濟寧市汶上縣舉行,旨在深化“三個課堂”常態化按需應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期間,作為山東省“三個課堂”平臺建設的技術支持單位,希沃亮相研討會,助力山東省級“三個課堂”平臺建設,并提供地市級對接標準。
創新實踐 希沃助力區校實現課堂直播共享
聚焦“三個課堂”的建設與應用,活動議程設置豐富,專家報告環節為與會者帶來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深刻的政策解讀。華中師范大學人工智能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教育與傳播系主任鄭旭東作主旨報告《深化“三個課堂”創新應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在經驗分享環節,濟南、濰坊、濟寧汶上縣、菏澤曹縣等地的代表分別分享了各自在“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實踐案例。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各地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成果,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濰坊高新區教科院副院長肖敏開展《基于“名師課堂”區域研修共同體的建設與應用實踐探索》的分享探索。他分享了相關的建設成效與做法:“通過共同體建設構建起‘1拖21’直播教室一張網,在希沃的合作支持下為每個學校建成一間常態化直播教室,實現每個學校的課堂均可直播共享,每個學校都可以在直播室里即時觀評其他學校的課堂。”
AI賦能 示范課展示創新研訓模式
活動還設置了示范課例觀摩環節,威海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許晶鈺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母雞》課程,通過希沃白板、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的創新教學方式,展示“三個課堂”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希沃白板的多樣化功能,如思維導圖、作業包、蒙層等,極大地增強了語文學習的直觀性和互動性。”威海市環翠區小學語文教研員劉老師點評:“‘三個課堂’創新研訓模式已成為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動力。通過實現區域內和跨區域研修共同體聯動,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合作,提高了教學質量,并滿足了教師發展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母雞》課程通過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現場生成課堂分析報告,從還原、分析、反饋三大模塊進行總結,AI模型對應課標、教材和海量的優質教學課例數據給出課堂的總結建議。
持續深化省級“三個課堂”平臺建設
為推動“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工作,活動介紹了省級平臺功能及市級平臺對接標準,為各地推進“三個課堂”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
希沃產品經理黃穗杰介紹山東省“三個課堂”平臺功能演示,并闡述了未來的規劃與技術支持。他分享:“在未來規劃方面,希沃將助力打造省級的教育共同體,包括支持校與校之間、區與區之間的結對組和省/市/區/校四級管理。此外,平臺還將支持相關賽課活動。”
“這次活動的內容豐富,各單位積極建言,共同碰撞與分享好的想法。”山東省教育廳電化教育館館長李浩總結此次會議,并提出建議:“一是要充分認識‘三個課堂’建設的應用重要意義。二是抓好‘三個課堂’建設的重點工作落實。三是地方要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服務。”
據悉山東省的省級平臺將由希沃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數據匯集、互動課堂、名師直播、網絡教研、資源共享等內容。日常,教師可以利用平臺進行課程直播和點評,豐富教學手段;以及推動多地教研員和教師共同開展互動教研,提升教學質量。未來,希沃將繼續助力山東省深化“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