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4-11-28 09:13:11
原標題:兩河牽手德州依托文化下大棋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兩河牽手德州依托文化下大棋
來源:齊魯晚報
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一個推動城市更新的綜合文化工程
“以前總說‘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本身所蘊含的巨大價值和潛力,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已然成為一個更為普遍和深入的理念,這一理念更加突出了文化的主動性和驅動力。”德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德勝說,代表農耕文化的黃河文化,與代表商貿文化的大運河文化,融合碰撞形成了德州市獨具特色的兩河文化,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德州市委、市政府著眼未來,發揮自身優勢,明確發展方向,果斷啟動“兩河牽手”工程。這是對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人文資源進行的一次深度整合與全面提升,更是對這座城市未來發展藍圖的美好憧憬與熱切期待,可謂是一次高瞻遠矚的決策,彰顯了德州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
“自黃河齊河潘莊引黃閘起,通過潘莊引黃總干渠、馬頰河、沙楊河、減河全線連通黃河、大運河。”德州市水利局設計院副院長熊繼斌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條水路就默默無聞地承擔著引黃濟津、引黃入冀的重要任務,在整個華北地區的水資源調配和生態保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兩河牽手”工程的推進,更是讓這條全長130公里長廊,成為兩河文化復興的重要載體。
文化是歷史的載體,歷史是文化的血脈。這座因德水(古黃河名)而名,因運(大運河)而興的城市,擁有大禹治水、董子弘儒、桃園結義、四女孝親等傳統歷史文化,德州雜技、武術、京劇等地域文化,德州扒雞、樂陵小棗、保店驢肉等美食文化資源,蘇祿王墓、德州碼頭、四女寺樞紐、禹王亭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點……這些都是“兩河”賦予德州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地域文化的多樣性是城市魅力的重要來源,地域文化反映了城市的歷史變遷、社會結構、風俗習慣等。“城市更新與地域文化的相融是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趨勢。”作為地域文化專家的王德勝說,德州通過深入挖掘和傳承地域文化,結合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理念,可以推動城市的持續發展、產業升級和人居環境改善。同時,在城市更新中保護和傳承地域文化,有助于保持城市的獨特性和辨識度,增強居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德州市著眼于“兩河”區位和資源特色優勢,以史為根、以河為魂,為“兩河”文化搭建主舞臺,把文化景區聯動起來,實現文化“牽手”,深入挖掘“兩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打造“兩河牽手”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充分提振了德州“兩河”文化的影響力。
黃河文化博物館群、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等文化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深入探索特色實踐,組織廊道重點村開展非遺剪紙文化體驗、孝德文化傳承等各類文化體驗活動,舉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大禹文化節、董子文化高層論壇、東盟文化交流周等活動,全面展示了“兩河牽手”的獨特內涵。運河樂活區、生態觀光區、詩意棲居區、黃河魅力區四個區域,涉及5個縣市區、18個鄉鎮……一幅色彩斑斕、科學布局的宏偉藍圖正在形成。
變“流量”為“留量”
一個輻射全域的發展新機遇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條河流都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與塑造者。它們如同城市的血脈,滋養著土地,孕育著文明。
黃河見證了華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而京杭大運河,則如同一條連接南北的文化紐帶,將德州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兩河牽手”工程以原有河道為骨,輻射德州市全域,不僅豐富了德州市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更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保留河道骨架,發揮水脈功能。2023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我國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需要有堅實的水安全支撐和保障。
“目前,大運河黃河以南段、北京至天津的北運河段已實現通水,僅剩天津至黃河段線路未通水。‘兩河牽手’工程的建設,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為該段線路補水,實現黃河水、長江水、運河水三水匯流、三水并補。”熊繼斌介紹道。
融入生活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在德州市平原縣桃園街道西高寨村引黃干渠溢流堰上的明月廊橋上,不少周邊村民在此唱歌打牌、休閑娛樂,這座仿清代歇山、懸山組合的廊橋,正是德州市“兩河牽手”工程景觀廊道的一部分。現在的明月廊橋不僅是當地群眾放松休閑的好去處,也是平原縣新晉的網紅橋。“兩河牽手”是對城市生活品質的提升,德州市合理規劃水空間,增設休閑步道、自行車道、親水平臺及兒童游樂設施等,滿足市民多樣化的休閑需求。
填充文化血肉,傳承歷史記憶。“山東手造·德州有禮”出圈,德州市舉辦運河沿線城市手造展,召開大運河手造座談會,成立全國首個大運河沿線城市手造聯盟并發布聯盟宣言;黃河大集活動異彩紛呈,德州市創新“黃河大集+手造”模式,舉辦“山東手造 鄃城有品”黃河大集首屆手造節活動,提升山東手造影響力;創新“黃河大集+露營”模式,舉辦“儒風水韻德州游”德州春季游露營地開營等活動,德州市將“兩河牽手”工程打造成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紐帶,讓大家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城市的歷史底蘊與魅力。
激發文旅活力,促進經濟發展。德州市積極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推動多要素聚集,多產業疊加,“文旅+”戰略凸顯集聚效應,取得了顯著成就。發展“文旅+”,打造“運動之城”,高標準建設3000畝的體育產業園區,運營投資15億元的體育公園,2024德州“兩河牽手”戶外運動嘉年華、龍舟賽、2024德州運河馬拉松暨好運山東·馬拉松城市聯賽(德州站)等體育賽事盛況空前,以賽為媒,集中呈現,“文旅+農業”“文旅+康養”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齊河獲評中國康養百佳縣市、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黃河國際生態城省級旅游度假區入選全省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示范區;依托12.8萬畝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成功打造德百旅游小鎮省級生態康養基地。
共譜一曲
一個多部門聯袂并進的經典案例
黃河、大運河賦予德州市相識取義、守則和諧、開放包容的精神特質。“在‘兩河牽手’工程的順利推進中,各部門和區(縣、市)也充分發揮這些精神特質,利用自身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德州市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高永文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采訪時說,在追求高效協作與協同創新的今天,跨部門合作已成為推動重大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力量。
在高永文看來,“兩河牽手”工程涉及部門和區(縣、市)多部門之間有機協調,通力合作,共譜一曲,這是政府行政職能集約化、集成式改革創新案例的典型。
德州市自然資源局作為“兩河牽手”工程的牽頭部門,負責項目的整體規劃與政策制定。高永文表示,德州市委、市政府已經對文化廊道的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建設時序等進行了全面設計,確保項目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同時,自然資源局也對沿線地區的自然資源進行摸底調查,制定科學的生態保護措施,確保了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德州市政協先后多次圍繞大運河通航、保護與申遺等主題開展視察,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這些資料為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兩河‘牽手’工程既是省重點水利項目,也與大運河全線通水這一國家戰略高度相吻合。”德州市水利局設計院副院長熊繼斌介紹,市水利局負責文化廊道沿線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維護,不僅要對沿線河流、湖泊等水體進行治理,還要保障水資源的安全與清潔;同時,結合文化廊道的景觀需求,也會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景觀,提升文化廊道的整體景觀品質。
品傳統文化、嘗特色美食、賞美麗鄉村!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服務科科長索磊表示,市文旅局深入挖掘“兩河牽手”沿線地區的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文化節慶、藝術展覽、民俗表演等活動,展現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結合旅游市場需求,開發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完善廊道周邊配套設施,如民宿、農家樂、研學游、休閑游等,為游客提供豐富多樣的旅游體驗。
德州市委宣傳部高標準推動“兩河牽手”工程出圈出彩,深入推進文化體驗廊道內涵挖掘和轉化利用,推動以“兩河牽手”為特色的數字化展示場景項目,以“5+2”原則結合“數字科技+文化創意”,串聯沿線5個縣市區的文脈、水脈、人脈,打造運河文化主題元宇宙產業發展集聚區,以“乾隆下江南”為主線的水上超高清裸眼3D動態藝術體驗空間,展現大運河德州段風貌。另外,還組織并參與“兩河牽手”主題美術書法攝影展、“兩河牽手·網紅走單騎”等活動,展現工程建設成果和德州精神風貌。
如今,兩河之間路網全線貫通,德州正在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文化興的綠色長廊,建設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重要的集中展示地。沿線各縣市區同頻發力,在多部門的緊密合作下,“兩河牽手”工程捷報頻傳,一個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型工程項目的積極成果一一呈現。
“兩河牽手”工程是德州市向世界遞出的一張新名片,它不僅展現了德州市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決心與智慧,更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兩河牽手”工程的逐步推進,一幅生態與文化交相輝映、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畫卷正在德州市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煥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滾滾黃河,蜿蜒運河,千百年來見證了德州的輝煌與榮耀,也激勵著德州人民不斷前行。地處黃河故道之畔、京杭大運河之濱的德州,一項關乎德州550多萬百姓生活的“兩河牽手”民心工程,將兩條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母親河,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緊密聯系在一起,讓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更加吸引世人的目光,共同書寫德州發展的新篇章。
運河
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路網工程全線貫通后吸引眾多騎行愛好者。
黃河
李夢晴 張春法
通訊員 岳曉蕾 德州報道
2024德州運河馬拉松鳴槍開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