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村大眾報
2025-04-28 16:22:04
原標題:濟南市萊蕪區方下街道喬家義村:管鮑分金傳佳話信義千年潤村風
來源:農村大眾報
原標題:濟南市萊蕪區方下街道喬家義村:管鮑分金傳佳話信義千年潤村風
來源:農村大眾報
在濟南市萊蕪區方下街道喬家義村村口廣場上,一尊“管鮑分金”雕塑靜靜佇立,兩位古人面帶微笑、謙遜互讓。喬家義村的村名,便源于這一歷史故事。
喬家義村,原名李家樓村。據喬氏譜碑記載,李姓一百余口最早從八里溝遷來建村。明初,喬姓自河北棗強縣南遷而至。明末,又有喬姓自喬溝輾轉遷居于此,至此,喬姓逐漸成為村中大姓。因村東有條義和溝,村子更名為喬家義和溝村,1949年稱喬家義村。
村東的義和溝全長十公里,是大汶河的一條支流,流經12個村落。清光緒《萊蕪鄉土志·古跡》記載:“管鮑分金處,在方下堡義和溝。”相傳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年輕時曾往來于鮑莊(新泰市汶南鎮鮑莊村)與吐絲口(今萊蕪區口鎮街道)之間經商,每經過此地飲馬泉,便歇腳、分金。鮑叔牙念管仲家中窮困,心甘情愿多分點利潤給他,義和溝之名由此得來。后來,沿岸諸村為紀念“管鮑分金”的義舉,多以“義”字冠名,如喬家義、李家義、王家義、小義和等。喬家義村在明清兩代人才輩出,如喬恒、喬恂兄弟,一文一醫。其中,喬恒行醫“不要錢”,開方嚴謹,聲名遠播。
管鮑分金的真正地點存在爭議,但其傳達的精神內涵一直影響著喬家義村。村子至今民風淳樸,鄰里和諧。
農村大眾報記者 周丹陽
通訊員 趙文君 高 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