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5-10 14:02:05
原標題:《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發布 構建“1+4+6”綜合交通目標體系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發布 構建“1+4+6”綜合交通目標體系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5月9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年)》 (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是我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重要的專項規劃,對指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城市空間布局優化,促進城市產業發展,提升交通出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構建“1+4+6”綜合交通目標體系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構建便捷順暢的城市交通網,科學制定和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及2024年國務院批復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青島是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編制了本輪《規劃》。《規劃》落實了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多規合一”要求,更加注重與各層次規劃的銜接;強調底線約束思維,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中,對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進行空間落位,推動交通與生態、農業、城鎮空間的耦合協調;考慮城市空間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的發展形勢,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立體化、集約化布局;深度應用大數據、模型仿真等新技術手段,提升規劃編制的科學性與精準度。
《規劃》以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為總目標,以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國家鐵路樞紐、國際都市交通體系建設為分解目標,提出了港口、機場、鐵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骨干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目標,形成了“1+4+6”的綜合交通目標體系,助力青島成為全球陸海交匯的重要交通樞紐,推動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為青島市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交通支撐。
《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我市綜合交通體系發展的戰略方向,充分發揮青島“海、陸、空”優勢,持續提升青島在全球的資源配置能力,增強對經濟腹地的輻射帶動力。加強青島與京津冀、長三角、沿黃流域等區域的互聯互通水平,切實發揮好區域交通對資源匯聚、產業集聚的支撐作用。發揮交通先導作用,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加快青島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構筑對外交通系統格局,優化城市交通系統布局
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規劃》構筑對外交通系統格局,提高交通樞紐能級——
港口方面,規劃建設國際樞紐海港、山東半島世界級港口群的龍頭,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優化“一港六區”功能布局,實現各港區分工協作,重點推進董家口港區建設,統籌臨港產業和港口布局,建設董家口港區、前灣港區疏港道路網絡、鐵路通道,強化膠州多式聯運樞紐,促進海鐵聯運發展,全力支撐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機場方面,提升膠東國際機場樞紐功能,構建以膠東國際機場為中心,通用航空機場為補充的機場服務體系。強化面向東北亞的門戶功能,增加國際航線、航點,提升國際服務水平。完善由高速鐵路、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組成的機場集疏運網絡。發揮機場站、膠州北站、紅島站對航空客流的組織功能,構建膠東國際機場省域“2小時交通圈”、市域“1小時交通圈”,拓展機場腹地。保障空港物流中心建設空間,發展航空物流,強化空鐵、空海聯運,完善多式聯運體系,引導和推動臨空經濟區發展。
鐵路方面,加強鐵路網絡建設,構建由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普速鐵路組成的“一環八射,四主多輔”的鐵路系統,規劃線路總里程約1000公里。進一步強化南北向鐵路通道,持續提升與京津冀、長三角主要城市通達效率。貨運系統以青島港后方鐵路建設為重點,加強與沿黃流域方向的鐵路通道建設擴能。強化鐵路樞紐功能,促進站、城、產一體化發展。
公路方面,與山東省干線公路網銜接,提高普通國、省道的通行能力,加強與煙臺方向通達能力,促進公路與城市道路融合,構建一體化道路網絡,市域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
與此同時,還優化城市交通系統布局,提升交通服務品質——
城市道路方面,打造功能分明、內外銜接的城市道路網系統。規劃形成“高快一體、環灣輻射、七橫九縱多連”的環灣都市區骨架路網格局,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左右。合理布局跨區(市)、連續流主干路通道,環灣各城區主干路網絡既自成系統又互連互通。東岸城區重點打通未貫通主干路,形成功能完善的主干路網絡。西岸城區重點加強黃島與膠南、黃島與膠州等組團間干路銜接,優化疏港道路體系。北岸城區強化城陽與即墨之間干路聯系,完善過鐵、過河道路網絡。推進次干路、支路建設,提高道路網密度。營造高品質和包容性的車行、慢行交通環境。
公共交通方面,構建以城市軌道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輔助公交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各層次公共交通系統之間互相協調、緊密銜接,共同構成一體化、多層級的公共交通系統。通過軌道快線串聯中心城區、副中心城市、專業化節點城市以及重要對外交通樞紐,通過軌道普線強化對組團內功能中心和交通樞紐服務,全面推進TOD發展模式,規劃中心城區軌道站點800米半徑覆蓋的人口和崗位占比達到70%左右。促進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一體化協同發展,常規公交站點500米半徑用地覆蓋率達到100%。
靜態交通方面,適度提高停車泊位供給,促進存量泊位共享利用,合理引導控制停車需求,優化道路交通環境,形成以配建停車位為主、城市公共停車位為輔、路內停車位為補的停車供給體系。推動公共停車場建設,緩解老舊小區、醫院、旅游景區、大型交通樞紐周邊停車難問題,重點支持大型交通樞紐、外圍軌道站點等周邊增加城市公共停車設施。
智慧交通方面,以科技發展為手段,以信息化建設為平臺,以整合集聚和開放共享為重點,面向未來構建“車、路、云”協同運作的智慧交通管理與服務體系,積極引導低空交通等新興交通模式健康發展。
本《規劃》是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的頂層設計。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與各區(市)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共同協作,在各層面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做好交通基礎設施空間管控。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為契機,扎實做好詳細方案論證,推進《規劃》科學高效有序實施。進一步提升我市海港、空港、鐵路樞紐能級,構建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優化城市交通組織,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加強動靜態交通系統統籌優化,構建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