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5-05-12 09:56:05
原標題: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縣區的話劇“大”夢想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縣區的話劇“大”夢想
來源:山東教育報
舉辦專題培訓286期,覆蓋師生1.4萬人次,排演節目65個,精心打造的“話劇回家——中小學話劇進校園”項目入選“全國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名單”,師生代表應邀赴北京參加第四屆北京東城區青少年戲劇節……這一連串的動人“答卷”,凝結著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打造全國首個“話劇普及教育示范區”及“話劇教學實踐基地”的心血和智慧。
一個話劇資源相對匱乏的區,緣何能展現如許風采?濱州經開區宣傳和教育局局長王立峰一語破的:“我們按照‘頂層智庫+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社會參與’的模式,吸引優質藝術教育資源,由專業團隊實施,實現了全員發動、全面推開、全區域覆蓋的話劇普及教育,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
從課堂到舞臺
話劇點燃了學生的“夢想火炬”
時間上溯到2018年,秉承“高度重視美育工作”的教育導向,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藝術普及教育委員會指導下,濱州經開區宣傳和教育局制定了《話劇普及教育三年規劃》,通過遴選試點學校、組建話劇社團、邀請專業指導教師等方式,逐步將話劇教育推廣到全區中小學。
從“話劇進校園”這張藍圖的提出到規劃落地,學生由最初對話劇的陌生與羞澀,到逐漸掌握表演技巧、自信地站在舞臺上。這一轉變不僅僅體現了他們藝術素養的提升,更彰顯出話劇教育作為全人教育在塑造學生性格、培養其自信心方面的獨特優勢。而通過角色扮演體會人物及故事帶來的體驗、啟發,通過戲劇游戲、劇本創作、團隊協作、情景體驗等環節提升綜合能力,才是學生最大的收獲。定呂小學學生王明性格內向,從小沉默寡言。學校在排練話劇《草船借箭》時,讓他扮演一個士兵。雖然他在整場話劇中僅有3句臺詞,但從未缺席每次排練。直到演出成功,曾經的“悶葫蘆”變成了“開心果”。迎著大家好奇的目光,王明的夢想擲地有聲:“下一回,我要演諸葛亮!”
從試點到亮點,“話劇進校園”活動帶火了農村學校校園。由于濱州經開區一半以上的學校在農村,話劇教育在推廣普通話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話劇排練過程中,學生需要反復練習臺詞,確保發音標準、語句流暢。這個過程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讓他們逐漸掌握了普通話的發音規則和語調特點。
從幕后到臺前
話劇拓寬了教師的“成長視野”
隨著“話劇回家”項目的深入推進,濱州經開區的話劇教育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
2019年,濱州經開區成立“春分劇社”教師話劇團,迄今共開展教師培訓68期,參訓教師3740人次,排練劇目8個。活動的開展引導更多學生感受話劇魅力、賞析經典名劇、提高人文素養,讓話劇這一高雅藝術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市民百姓中間。
2020年1月11日,“春分劇社”教師話劇團在濱州市文化館群星劇場演繹話劇《雷雨》。這是曹禺先生的經典劇目首次在濱州上演。演出中,教師用精湛的演技、豐富的表情、穩健的臺風,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為濱州市民奉獻了一場視聽盛宴。該劇導演喬謙說:“我們的演員都是零基礎的老師,經過半年的艱苦培訓,終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在濱州市黨建優秀案例展演中,“春分劇社”依然是最閃亮的主角。教師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過程全領域黨建模式”為主線,生動再現了全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雙招雙引”、科技創新、項目建設、黨員“三包三聯”行動、優化營商環境等真實案例。聲情并茂的傾情演繹,不斷將活動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贏得了陣陣掌聲。
從課本到劇本
話劇貫通了校園的“文化脈絡”
“話劇進校園”活動的不斷深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2018年7月22日,濱州經開區舉辦了全國首個“話劇普及教育示范區”話劇進校園培訓匯報展演,8所試點學校帶來了《〈步輦圖〉絲路情》《我想要的愛》《放飛心中的夢想》等節目,700余名師生觀看演出,全區更由此誕生了一年一度的“校園話劇藝術節”。同年9月8日,濱州經開區自編自演的話劇登上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菊隱劇場的舞臺。這個日子也成為全區師生共同擁有的特殊紀念日。在演出現場,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與學生互動,連連點贊:“群眾性藝術展演既有利于培養觀眾,又能從娃娃抓起做好藝術普及教育,值得大力提倡。”
時間是最有力的見證者,它見證了濱州經開區話劇教育的茁壯成長。2022年11月,該區在做好話劇普及的同時,增加了新的模塊——將話劇與學科知識融合,進一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讓課堂教學更具創造性、開放性和實踐性,整體提升各學科教育教學質量。他們定期邀請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員葉遜謙等專家來區作戲劇跨界教育的專題報告,從學科育人和“五育并舉”的角度出發,引導教師在參與體驗與互動交流中明確話劇教育的科學范疇和價值元素。同時,積極促進話劇與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的交融互鑒,豐富課堂表現形式,讓學習充滿樂趣。
擦亮“濱州特色”,鑄就“話劇精品”。“近年來,濱州市深挖黃河文化、孫子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內涵,結合時代主題,創作出一批富有內涵和特色的話劇作品,不僅展現了濱州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而且在劇情中蘊含了深刻的家庭教育與思政教育元素。”濱州市教育局局長于燕說。如今,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話劇演員海選在各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以濱州經開區為代表的“話劇進校園”活動在全市走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