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自采
2025-04-30 15:59: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小微企業是穩定經濟、擴大就業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支持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就業的現實需要、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應有之義。
山東認真貫徹落實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有關部署,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為目標,著力建立央地一體、產融協同、上下貫通、高效有力的融資協調機制,打通政策傳導的毛細血管,切實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優惠性和高效性。
臨近五月,在臨邑縣新魯星電纜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但因為原材料需要現款采購與產品交付賬期錯配等因素,企業面臨流動資金缺口。山東新魯星電纜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李義告訴記者,“我們采購的電纜原材料主要是銅、鋁等,這些原材料廠家要求現款現貨。生產完產品以后,客戶還有一個電纜的試運行,因此會產生一個3到6個月的賬期。對電纜行業來說,現金流的壓力由此產生。”
由于抵押物不足,傳統的貸款融資路徑也無法解新魯星電纜的燃眉之急。針對銀企兩端“不敢貸”和“貸不到”的結構性矛盾,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山東省、市、縣三級也都建立了工作協調機制,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推動金融服務直達基層。德州金融監管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趙志濱告訴記者:“為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中的難點問題,在前期對接走訪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融資問題‘聯合會診’機制,對銀行審核發現的問題,形成會診清單,由專班組織相關部門一對一開展融資輔導、問題會商、跟蹤服務,凝聚各方合力,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問題、獲得融資,真正體現機制‘協調’的意義所在。”
一手牽企業,一手牽銀行,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搭建合龍。新魯星的融資問題得到了當地多部門聯合“會診”。在會診現場,臨邑縣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促進中心主任李吉勇告訴郵儲銀行臨邑縣支行行長張學兵,“新魯星有一個技術改造項目還不錯,咱們改天可以到企業考察考察。”
經過多部門、多渠道了解,郵儲銀行臨邑縣支行的信貸人員發現,新魯星電纜整體研發實力比較雄厚,目前企業產能、訂單、客戶明顯提升。他們給企業適配了科創e貸,這是一款線上信用貸款,不需要抵押擔保,這樣就解決了企業抵押不足值的問題。隨著400萬元信用貸款迅速到賬,企業訂單已排至七月,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在鄒平市,融資協調機制同樣破解著特殊行業的發展困局。優貝口腔醫院負責人于鯤鵬告訴記者,因為醫療機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原因,醫院的應納稅額不高,因此造成了銀企信息不對稱。“后來我們就找到了這種民營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成本是非常高的,導致我們財務成本又急劇上升”,于鯤鵬說。
打通金融惠企的“最后一公里”。街道網格員推送的“金融二維碼”架起信息橋梁。通過這個二維碼,于鯤鵬填寫了企業信息和融資需求,鄒平農商銀行為醫院提供了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最終經過貼息,貸款利率只有1.8%,融資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鄒平市橫向構建“鎮-責任區-村”三級服務網絡,組織銀行員工和街道網格員開展全覆蓋下沉服務,精準對接2.9萬戶有融資需求企業;縱向實施產業鏈集群定向走訪,通過“聯合會診”機制協助企業完善授信條件。鄒平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強告訴記者:“我們率先在山東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設立鄒平先進制造業融資專區,開發‘鄒易貸’專屬信貸產品,實現融資對接‘指尖辦、云端審、快速達’,目前累計為小微企業投放貸款55億元。”
從“紙面”落到“地面”,融資協調機制有序推進,幫助更多小微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截至3月末,全省已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427萬戶,納入“推薦清單”向銀行推送31萬戶,累計發放貸款近9000億元。山東金融監管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李增亮表示,“山東金融監管局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加強部署推動、完善政策協同、強化督促指導,確保各級協調機制和各項工作機制高效有序運轉。同時重點關注民營、外貿領域小微企業情況,全面梳理企業清單,充分發揮無還本續貸、出口信用保險、盡職免責等政策作用,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實現信貸資金、保險服務直達基層。”
閃電新聞記者 曾憲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