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5-05-14 09:30:05
原標題: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依然需要板書的力量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依然需要板書的力量
來源:工人日報
據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報道,近日,山東95后地理老師袁曉因為一手漂亮的板書走紅,網友不禁感嘆,“舍不得擦!”“堪比PPT!”“這課45分鐘怕是上不夠吧?”袁曉表示,之所以選擇板書、板畫,是因為可以幫助學生回憶知識、建立空間感,在輔助理解的同時加深印象。
手臂回旋間,一個形狀渾圓的地球即刻出現;冷暖氣團在平面上被賦予三維的生動,仿佛可見交匯處鋒面上的云霧雨滴;世界洋流分布圖上,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清晰細致,寒流暖流隨風流動,復雜的運動原理在一筆筆勾畫間逐漸明朗……當這些圖畫在粉筆與黑板的摩擦中誕生,板書這一似是久違的“藝能”再度顯示出熠熠生輝的魅力。
寫出一手“舍不得擦”的板書,源于為人師表的認真、敬業。在反復研磨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這位年輕的教師意識到,把二維視圖變成三維立體視角,更便于學生理解,于是備課本上多了許多“3D”畫作,一幅又一幅草稿隨后轉化為黑板上的“佳作”,一如他學了6年師范,備了無數次課后,方能在三尺講臺上厚積薄發、侃侃而談。
明明可以制作課件反復使用,卻堅持每次上課現場手寫板書,這看似是一種復古的“笨拙”,實則是一種靈動的輸出。教師授課,是一個將知識內化后再傳遞的過程,這個過程如何更加生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考驗著教師的水平,也關系著教學的效果。就此而言,直觀形象的板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復雜問題,逐筆落下、動態形成的示意圖能夠讓學生記憶更牢固。
在信息化時代手寫板書,更是一種堅守和傳承。PPT、投影儀、觸摸屏、手寫筆……當下,教學輔助工具越來越齊全,制作出的課件越來越精美,展現出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卻讓本就在電子產品中長大的孩子們少了一些目光追隨沙沙筆觸聲流轉的“實感”。可以說,下“笨功夫”所帶來的即時生成之美,以及表達與反饋的即時互動體驗,皆為電子課件所難以替代。
同時,教師美觀的粉筆字還可以激發書寫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筆畫的順序、漢字的結構。進而言之,一筆一畫、賞心悅目的板書彰顯了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教學的重視,這樣的人格魅力本身,就足以吸引學生尊重課堂、喜愛課堂。
科技越發達,手寫越珍貴。在充分運用科技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我們也樂見優質的板書頻頻登上熱搜。電子課件一應俱全的當下,課堂教學仍舊需要下點“笨功夫”。這種“笨功夫”的返璞歸真,是傳統與現代化教學方式的相輔相成,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傳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