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原創
2025-04-22 12:03:04
編者按: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以其靈活的市場機制、創新的經營模式和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引擎。通過發揮民營企業在農產品流通、產業鏈延伸、生產方式轉型和產業融合等方面的優勢,不僅能夠有效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的瓶頸,還能為農民增收、農村就業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在國家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山東民營企業緊抓機遇,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今天推出專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看山東﹒聊城篇|一根鋼管串起百姓“致富鏈”。
齊魯網﹒閃電新聞 4月22日訊 (記者 米雪偉)近日,記者走進聊城經開區蔣官屯街道,鋼管產業園區內一片繁忙。機器的轟鳴聲、車輛的穿梭聲交織成一曲活力樂章,奏響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旋律。近年來,蔣官屯街道以鋼管產業為核心,尤其是中正鋼管等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上取得突破,帶動眾多當地百姓從事相關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郝建洋是聊城市蔣官屯街道小孟營村人。十年前,為了生計他遠赴深圳打工。看到家鄉鋼管產業近幾年的發展,他毅然回到家鄉,進入鋼管加工企業工作。現在,他已經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中正鋼管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月收入過萬元。
郝建洋告訴記者,家里建了新的鋼管廠,他從外地辭職以后回鄉,在這里學到了技術,工資待遇也很高,比在深圳的時候強多了,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
據了解,鋼管產業是聊城市經濟開發區的支柱產業,這里也是全國最大的鋼管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中心。在聊城市經開區,像中正鋼管這樣的企業有500多家,鋼管年產量達500多萬噸,約占全國的1/6。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技術升級,用工需求日益增長,超兩萬名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依托鋼管產業基礎,當地還打造國際金屬物流園,近千戶群眾從事鋼管銷售產業,全區各類鋼管貿易企業發展到4600余家。2016年,一直在外經商的王德慶回鄉創業,開辦了自己的鋼管貿易公司。
山東智航電力工程公司總經理王德慶說,因為家鄉營商環境比較好,倉儲也比較便宜,物流也比較發達,所以就回到了聊城這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銷售額由原來的5000多萬,現在能銷售1個多億。
在蔣官屯街道任莊村,村內現在有鋼管加工企業近40家,帶動村內及周邊300多人就業。村里在全國各地從事鋼管和沖壓件銷售的人員有上百人,年銷售額上億元。在鋼管產業的帶動下,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作為全國最大的鋼管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中心,聊城經濟開發區鋼管年交易量達1200萬噸,年交易額超過600億元,出口創外匯超過48億元。
中正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貴辰介紹,公司產品不斷進行更新,現在每年出口量能達到四五萬噸,主要的市場在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還有一些東南亞(國家),大概出口有二十多個國家。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趙鵬:未來將繼續發揮鋼管產業的集聚效應,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產力水平,完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讓更多農民在產業發展中共享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臺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