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24 08:52:04
原標題:菏澤文物研究院:區域化整合破解革命文物保護難題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菏澤文物研究院:區域化整合破解革命文物保護難題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季增偉 陳 霞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菏澤市革命文物資源豐富,近年來,菏澤文物研究院積極探索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區域化整合路徑,取得明顯成效。
2024年,為全面掌握全市革命文物保護現狀,菏澤市文物研究院成立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小組,認真調查和分析全市現有革命文物情況。通過調查發現,全市革命文物亟待修復的共140件(套),其中二級文物38件(套)、三級文物102件(套)。這批革命文物散存于7個縣區博物館內,包括諸多革命烈士的遺物,革命老區軍民的武器裝備、生產生活工具,以及各個革命時期的烈士證明、軍人的戶口冊、立功獎狀函、報紙刊物等檔案文書。革命文物種類繁多、材質多樣,為保護修復工作增添了難度。結合省文物保護修復專家意見,菏澤市文物研究院根據材質、破損情況等對革命文物進行分類,為編制專項保護修復方案提供重要保障。
由于革命文物收藏單位分布于全市各級紀念館、博物館,收藏數量不一、管理分散,再加上種類繁多、缺少專業修復人員,修復難度大,縣區或收藏單位單獨申報革命文物修復方案時獲得批準成功率低。菏澤市文物研究院通過調查分析,牽頭成立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小組,制定了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區域化整合方案,發揮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魯西區域中心平臺作用,將全市急需修復的革命文物集中起來“打包”編制方案并申報,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給予具體指導,按照文物的等級和損害程度編制修復方案,方案批復后在魯西區域修復中心進行集中修復。保護修復項目啟動后,以“保護第一、科學修復、活化利用”為核心原則,投入專項資金,整合技術、人才、政策資源,推動革命文物從“搶救性保護”邁向“預防性修復”,為紅色基因的永續傳承注入新動能。
菏澤市組織全市10名文物工作人員參與修復實踐,通過“理論培訓+跟崗實操”提升技能,開設“革命文物修復”定向培訓班,培養專業技術人員20名,破解縣級館人才匱乏難題。通過革命文物文創產品研發,“紅色文物守護者”志愿者公益行動等形式,讓革命文物修復真正走進公眾生活,講好革命文物故事。在革命文物修復過程中,讓修復成果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策劃“革命文物巡展”“紅色故事講堂”同步推動革命文物進校園、進社區,將文物展陳與黨性教育、研學實踐結合,讓紅色文化“可觸可感”。開展“文物修復+美育”等活動,講解文物修復的基本知識、技巧和背后的故事,沉浸式體驗修復文物,學習相關技藝。
通過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區域化整合,菏澤市文物研究院解決了革命文物分散、修復人員不足、方案申請難的問題,探索出一條“多方聯動強根基、科學修復守根脈”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為革命文物保護提供了寶貴經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