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4-30 11:30:04
原標題: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需多主體協同發力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需多主體協同發力
來源:健康報
□ 紀春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托幼一體化是基于整體性、系統性理念將0~6歲嬰幼兒教育與保育銜接,通過統籌托幼資源實現嬰兒和幼兒教育保育相融合的托幼服務體系。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托幼一體化發展,各地也相繼開展實踐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而言,托幼一體化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距離群眾期待還有距離,亟待補短板、強弱項。
調研發現,托幼一體化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制度不夠健全。托育機構在備案登記、信息公示和質量評估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缺乏統一的設置標準和管理規范,發展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不高。二是財政支持有待加強。在學前學位供需變化時,財政預算分配沒有考慮托班幼兒經費,沒有明確針對托幼一體化生均經費標準的政策規定。三是硬件和環境“適托化”水平不高。幼兒園硬件設施、資源、環境的設計主要聚焦3~6歲幼兒的生長需求,未充分考慮托班幼兒差異性。四是從業人員數量短缺、流動性大、專業能力不強。五是運營管理經驗和模式不足。投資者常面臨選址決策、硬件打造、師資提升、運營機制創新及盈利模式探索等難題,以及托幼融合服務有效運作、穩定生源引進等考驗。
托幼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專業機構在政策支持、財政投入、資源整合、師資建設等方面協同發力,以持續推動托育服務提質升級。
健全制度規范,推進托幼管理一體化。健全監管機制,加強幼兒園辦托班和新增托育機構的準入管理以及日常監管,確保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服務成本等制定相對統一的托育服務收費標準,合理規范收費。強化政府職責,將0~6歲學前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推進,建立一體化管理和監管體系,通過專門統籌協調機構或工作小組制定一體化發展規劃、政策和標準,強化政策協同。明確管理主體,構建教育、衛生健康等多部門協作機制,在托幼機構審批、監管、師資培訓等方面形成合力。
強化財政支持,合理統籌資源配置。根據發展需求將幼兒園招收3歲以下幼兒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生均經費投入。對標高質量、普惠目標,確定新的學前教育、托育建設標準和生均經費標準,提高幼兒園師幼比。尤其是對托幼一體的民辦普惠園,可通過提高生均撥款、設立專項補貼和獎勵資金、減免場地租金等多種財政手段予以扶持。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合理利用資源轉化學位,強化資源統籌。
優化資源供給,提升“適托化”水平。對幼兒園現有或新建托育硬件設施和環境,進行相應的“適托化”改造或建設。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體系進行深度優化升級,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途徑培養一體化幼教人才。完善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建立托幼一體化實訓基地,對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進托幼機構保育師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鑒定。通過提升福利水平、改善工作條件、強化職業發展支持等方式,提升專業人才隊伍穩定性。健全人才職稱評定體系,加大職稱政策傾斜力度,推動托育人才職稱和晉升跨區域、跨行業、跨領域互認互通。統一資格認證與規范管理,推行行業師資準入與崗位分級制度,打造托育“雙師型”師資隊伍。
突出探索創新,推動多元化、多層次、品牌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公辦、民辦幼兒園開設托班,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普惠托育機構,提供多種托育服務。積極探索社區托育點、家庭托育點等模式,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向職工提供福利性照護服務,并探索以托幼一體化為主的供給模式。鼓勵母嬰護理、育嬰機構“上延”提供嬰幼兒托育服務,推動創新發展。強化品牌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品牌優勢明顯的托幼一體化服務機構。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社會認知度。進一步深化拓展托幼一體化內涵,貫通服務內容,提升“養、育、教、保、醫”一體化水平。構建托幼一體化高質量課程體系,實施個別化照護專業模式,優化托班作息時間和教育方式、內容、節奏,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宣傳引導,普及科學育兒理念,提高社會公眾認知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