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5-08 09:13:05
原標題:讓留守困境兒童“身有人護、心有人愛、難有人幫”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讓留守困境兒童“身有人護、心有人愛、難有人幫”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孩子你不要害怕,你是我們永遠的牽掛,我愿為你撐把傘,不管風雨有多大……”一曲《有愛就有家》,深情地唱出了山東省沂源縣每名“愛心媽媽”的心聲。
為深化“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近年來,沂源縣婦聯立足縣域實際,打造“共沐藍天 心手相牽”愛心媽媽關愛服務品牌,以機制、隊伍、活動“三抓三促”為引擎,推動項目提檔升級,為全縣300余名留守困境兒童撐起“身有人護、心有人愛、難有人幫”的成長藍天。
抓機制健全完善 促關愛精準滴灌
“領著女兒到新華書店,給她挑了兩本書籍和輔導資料。”沂源縣巾幗志愿服務隊隊長、“愛心媽媽”王煥芬說。王煥芬介紹,“女兒”童童今年15歲,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與童童結對以來,王煥芬每年都和她一起過生日,還經常陪伴她一起閱讀。購買書籍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是踐行縣婦聯“六個一”幫扶機制的生動體現。
為確保項目落到實處,沂源縣婦聯制定了“六個一”幫扶機制,具體包括每季度一次家訪、過一次生日、滿足一個微心愿、寫一封家書、一次經典閱讀、共同參與一次志愿服務活動的“硬指標”,鼓勵“愛心媽媽”創新形式,從思想品德引導、心理素質提升再到學習生活困難解決,給予結對兒童全方位的關愛。
在“‘六個一’+活動管理+靈活進出+禮遇激勵”四位一體的機制支撐下,沂源縣“愛心媽媽”幫扶工作實現了從零散化到系統化的跨越,吸引170余名女性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等愛心力量加入這個溫暖的隊伍。
抓隊伍賦能建設 促幫扶質效翻番
“我輕輕地喚著她,她聽到我的聲音后,摘下眼罩趴在我懷里嗚嗚地哭了,我知道她是害怕再次失去‘媽媽’。”在“愛心媽媽”故事分享會上,“愛心媽媽”楊紅偉分享的故事讓人動容。
為打造一支富有愛心、具有先進性和專業性的“愛心媽媽”志愿服務隊伍,沂源縣婦聯定期舉辦“愛心媽媽”故事分享會、“幸福沂家”家庭教育圍讀會等活動,定期邀請心理學、家庭教育專家開展賦能提升培訓,讓“愛心媽媽”們用專業知識給予孩子恰當的心理支持。2024年以來,共開展各類培訓活動4場,覆蓋“愛心媽媽”200余人次。
與此同時,縣婦聯還廣泛鏈接“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村級婦女兒童家園、家庭教育指導站點等各類資源,高標準打造“愛心媽媽”驛站15處,為“愛心媽媽”結對關愛、集中陪伴搭建互相交流、服務和學習的溫馨平臺。
抓活動形式創新 促服務提檔升級
“以前為了打工,只能把孩子丟給老人,現在既能照顧家庭,每月還能增收3000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名從事手工棉衣加工的母親感慨。
近年來,沂源縣婦聯錨定留守問題的深層治理,以“破局者”的魄力,將產業發展與民生關懷深度融合,實施巾幗共富“十百千萬”工程,大力發展巧娘經濟、庭院經濟,以“媽媽崗”讓媽媽、讓親情回歸留守家庭。曾經閑置的農家小院,搖身變為巧娘手工坊,婦女們指尖翻飛,將細膩的針腳化作精美棉衣,這些承載著鄉土智慧的特色產業,既盤活了鄉村閑置資源,更讓1000余個家庭告別“候鳥式”團聚。
聚焦留守兒童價值實現和關愛路徑延伸,沂源縣婦聯積極拓寬渠道,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關愛形式,促進“愛心媽媽”服務升溫。創新舉辦“星星的手作”愛心義拍活動,成功拍出180件孤獨癥兒童作品,金額達1.65萬元,助力“星星的孩子”實現自我價值。
沂源縣婦聯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為“愛心媽媽”關愛陪伴留守困境兒童提供平臺、創造條件,多渠道多形式組織各類關愛幫扶活動,全方位護航留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