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5-05-09 09:28:05
原標題:“種”出一方文化好風景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種”出一方文化好風景
來源:人民日報
“這么難得的提升表演水平的機會,咱可不能錯過!”
吃過早飯,山東省金鄉縣金鄉街道莎嶺社區居民黃翠梅就騎上電動車,趕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指導員褚慶勛要在那里為四平調愛好者面授技藝。
四平調是金鄉縣傳統戲曲劇種,黃翠梅是四平調“發燒友”,但凡社區組織文化活動,她都踴躍報名,給大伙兒唱上一段。為提升表演水平,黃翠梅一直琢磨著讓專業老師給指導指導。跟她有同樣想法的,社區里還有不少人。
“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盡力幫著解決。”莎嶺社區黨委書記胡艷芳把需求上報給了街道文化聯絡員。經縣委宣傳部文化協調員周奕協調,最終決定選派文化指導員——金鄉縣四平調劇團的褚慶勛到社區指導服務。褚慶勛是四平調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具有深厚的表演功底。
“發音要咬字準確,特別是在演唱高音和低音時,要保持聲音的穩定性和連貫性……”現場,褚慶勛悉心指導,并與學員緊密互動。黃翠梅聽得仔細,不時拿出手機拍攝記錄,“聽了褚老師的講解,發現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回去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看著大家全神貫注的學習勁頭,一旁的胡艷芳很是欣慰,“文化指導員把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群眾身邊,真是激活了基層文化的‘一池春水’。”
為更好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全面賦能鄉村文化振興,金鄉縣推行文化指導員制度,按照“基層點單、按需派單、全面覆蓋”的原則,選派170名具備文化文藝相關知識、專業技能的人才作為文化指導員,下沉到村(社區)開展指導幫扶。
文化指導員們不光把優質文化資源精準送到群眾身邊,還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并悉心培育。
一早,羊山鎮徐樓村黨群服務中心的花鼓傳習所里就熱鬧起來,75歲的姬生私正指導村民學唱花鼓戲,“有了傳習所這個陣地,喜歡唱戲的村民都愛往這跑。”
徐樓村是遠近聞名的“花鼓之鄉”。姬生私是金鄉花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在這行摸爬滾打了近60年。他發現,近年來聽花鼓戲的人少了,戲班的人不少也外出打工了。“戲班里最小的也都60多歲了,一年到頭也唱不了兩場。”姬生私一度非常擔心徐樓花鼓戲的未來。
文化指導員、金鄉縣曲藝家協會主席李海梁的到來,讓姬生私的眼里泛起了光。為讓花鼓戲更好傳承,李海梁指導村里設立了徐樓花鼓傳習所。有了陣地,他又發動村里老藝人為村民普及花鼓戲,指導感興趣的村民敲打花鼓,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下一步,我們還將推進徐樓花鼓戲進課堂,挖掘一批有潛力的好苗子。”李海梁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化指導員走進基層,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送文化’更‘種文化’,很好滿足了基層群眾個性化、多元化文化需求。”金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兵表示,縣里將進一步引導文化指導員為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搭建橋梁,打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層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種”出一方文化好風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