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5-10 14:05:05
原標題:今年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工作怎么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今年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工作怎么干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日,2025年全國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工作會議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會議傳遞出全國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工作的鮮明信號:著力構建“五育”并舉新生態新格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主動服務教育強國建設。
從會上的工作部署,到會外的創新實踐,今年全國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工作的路線圖更加清晰。
1 強健體魄 燃動校園
以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為核心,持續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2025年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指向明確——讓學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夢、腳下有力。
如何破解學生體育活動時間短的問題?教育部體衛藝司相關負責人在會議期間表示,以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要求為重點,推進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改革試點,通過優化教學安排、挖潛課間時間、豐富課后鍛煉、加強條件保障,切實保證學生綜合體育活動時間。
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改革試點路徑明晰。
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體育課教學模式,持續探索體育課走班興趣化、項目多樣化、評測智能化,推進以賽促教,強化對抗性、趣味性,保證體育運動的密度和強度,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孩子們練通透、玩盡興、有收獲。
開展大學生體質提升行動——推動高校一校一策研制專項行動方案,在保證課程開設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中等強度以上課外體育鍛煉,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體育賽事活動,讓人人參與體育鍛煉成為風尚潮流。
完善學校體育評價——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反饋運用,引導各地聚焦促進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會議現場,各地充分交流經驗做法,為推進學校體育工作貢獻實踐智慧。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介紹,北京市出臺“體育八條”,構建大健康教育格局,強調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
“我們構建全過程體育評價指標,將體質健康、賽事參與、運動技能掌握等指標納入學生綜合評價,讓每個學生掌握1至2項終身受用的體育技能。”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志凱說。
抓實特色學校成色、抓好人才成長通道、抓強師資隊伍建設、抓細競賽組織管理、抓深校園足球文化……為2025年高質量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指明方向。
“校園足球健康發展的新體系正在加快構建。”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順峰說,山東布局建設20個省級訓練營地,高質量建設5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2450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逐步形成“校校有隊、周周有賽、人人參與”的新常態。
2 美育浸潤 向美而行
“廣東省首批10個工作室主持人深入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中小學合唱師資培訓及交流展示活動,累計培訓鄉村教師590余人次,線上參與超150萬人次,構建名師和骨干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助力鄉村美育提質發展。”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程大欣表示,通過大力打造美育名師工作室品牌,廣東省充分發揮創新示范項目作用,推動藝術教育改革。
如今,深化藝術教育教學改革有了明確方向。教育部體衛藝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開齊開足藝術課程,嚴格落實課程標準。豐富藝術課程內容,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藝術課程體系。打造藝術活力課堂,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提高藝術教學參與度,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藝術特長。
同時,全力推進學科美育也成為今年工作重點之一。以美育為價值引領,深入挖掘各學科蘊含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美等美育資源。推動開展浸潤式“美育跨學科”教學,組織編寫“學科美育教學指引叢書”,著力使每名教師成為美育的施教者,讓每個學生成為美育的受益人。
近日,以“綻放藝術風采、激發強國力量”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全國匯演在湖南長沙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吸引全國15.6萬所中小學校3.74億人次學生參與,成為覆蓋范圍最大、受眾最多、參與最廣的一屆,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樹立了展演活動新航標。閉幕式選址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以《沁園春·長沙》國樂詩頌開篇,搭建起一座藝術與紅色傳承的橋梁,數百名師生以國樂詩頌重構“中流擊水”之境。
如何探索智慧美育新路徑?
書法智慧課程、人工智能編曲課程、藝術療愈課程……重慶市教委副主任江鵬介紹,在重慶市建設的“新智慧美育共同體”數字化平臺,線上線下虛實融合的美育教學場景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藝術體驗。
堅持積極擁抱、引導善用、以人為本、趨利避害原則,把握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推進學校美育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建設,讓智慧美育的探索越來越深入。
3 健康學校 打開局面
“大力踐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健康學校建設試點為龍頭,改革創新、體系推進,統籌解決校園食品安全、近視、肥胖、心理健康等突出問題,切實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教育部體衛藝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入推進健康學校建設,將健康學校建設納入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綜合改革試點任務,指導試點省份成體系、大規模推進健康學校建設,力爭3年帶動6萬所學校開展健康學校建設。
如何抓住關鍵問題、開創學校衛生健康工作新局面?在本次會議期間也有了答案。
呵護學生“心苗”——持續深入實施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推進全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部署開展2025年監測。系統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學校日常管理工作體系。創新開展第二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指導出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讀本,不斷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
推動“小眼鏡”防控提質增效——突出抓早抓小,把控制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段近視發生率作為近視防控重要方向和目標。保障戶外時長,指導和督促中小學校落實課間活動相關要求,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保障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增加戶外活動時長。
“我們保障學生每天校內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海拉提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化學生體質管理,加強作業、手機、睡眠、讀物、體質管理,著力減輕學生用眼負擔。推進預防干預全覆蓋,實現0至6歲低年齡段兒童視力健康檔案電子化管理,前移近視防控端口,綜合化解近視防控難題。
校園食品安全管理也有了新的標桿。在浙江,“三全三化”工作體系筑牢校園餐長效常態監管防線;在河南,全省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不斷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在湖北,膳食與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建立,發揮家長監督作用,常態化參與食堂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項決策……廣大師生和人民群眾在校園食品安全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斷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