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5-09 09:28:05
原標題:數據驅動未來 統計賦能創新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數據驅動未來 統計賦能創新
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統計學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拓展了統計學的研究邊界,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山東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始終堅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敢為人先、拒絕平庸”的拼勁,“敢于擔當、勇往直前”的闖勁,密切聯系社會需求,以數據驅動未來、以統計賦能創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更多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創新驅動賦能根基
學院圍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這一核心目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課程體系設置、推動科研交叉創新等,多舉措全面夯實統計專業創新發展的基礎。
及時統一思想。召開教研重點工作推進會,明確教研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強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重要性,鼓勵老師們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以有組織的科研推動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強化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和培養等途徑,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構建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為統計、大數據等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青年人才1人、山東省優秀教師和教學名師等20余人、山東省青年創新團隊4個。
抓實專業建設。以“新工科”教育理念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和市場趨勢,以理工為核,打造數智化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開設跨學科創新課程,鼓勵學生參與跨學科研究項目,引導學生通過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的創新能力;以“四元”人才培養為目標,實行“課堂實驗+案例教學+學科競賽+場景應用”多渠道實踐教學訓練,打造形成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思辨與表達、實踐與創新以及復雜問題解決能力的長效機制。
注重人才培養國際化。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程體系,選拔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學業導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國際交流機會,提供個性化的學術指導和職業規劃建議,讓他們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成長。與加拿大達爾蒙斯大學等眾多國外高校開展戰略合作,全面加快推進統計專業(中外合作)項目高質量發展。
優化驅動賦能教育
學院科學構建以理學、經濟學為主體的相互支撐并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以及本、碩、博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善于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能夠勝任統計、經濟等領域相關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強化思政教育。堅持“黨建引領+團建賦能”模式,打造思想引領、組織聚力、學風護航、文化潤心、實踐磨礪的工作格局,不定期開展主題講座、專題學習。高度重視學風建設,舉辦學風建設座談會,開展講師課堂、互助課堂、經驗分享,努力打造奮力向學的良好氛圍。
強化教學改革。深挖課程內容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扎實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提高統計與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其中,《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獲評國家一流課程,《統計學》獲評山東省一流教材,《線性代數》獲評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微積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隨機過程三門課程團隊獲得校級示范課程團隊。
強化以賽促學。將學科競賽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積極整合優質師資和競賽資源,科學優化競賽培養機制,對校內外各項大型比賽競賽給予全方位的支持,賽前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系統培訓,賽中及時協調資源保障,賽后全面總結經驗,力爭在國家學科競賽中取得更多突破。先后在202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華為杯”第二十一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強化驅動賦能科研
學院不斷強化科研,充分發揮人才智庫優勢,積極推動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數字經濟供給使用表核算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等科研項目分別獲不同級別的科研立項。
加強科研條件建設。設有金融統計研究所、社會經濟統計研究所、數據挖掘研究所、數量經濟研究所等院屬科研機構。擁有山東省大數據研究會、山東財經大學大數據與指數研究院,以及“十三五”山東省高校科研平臺——大數據與宏觀經濟監測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建有山東省區塊鏈金融重點實驗室,致力于區塊鏈金融關鍵核心技術、區塊鏈金融平臺構建及面向場景的應用,建立區塊鏈金融體系框架、機制及標準等問題的相關研究,破解金融難題,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服務。
創造良好學術氛圍。積極組織重要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指導工作,組織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的同時,鼓勵教師們積極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擴展學術眼界。舉辦“復雜系統與智能控制會議”,來自眾多高校的教授、學者及研究生分享復雜系統與智能控制領域全新的研究成果,圍繞多時滯廣義系統魯棒穩定性分析、馬爾科夫切換系統分域感知事件觸發控制、不連續積分抗干擾控制及其分布式和網絡化設計等內容展開深度交流研討。舉辦統計學科建設專家論壇,專家們分別圍繞學術研究的方法論,新質生產力的躍升邏輯、評估體系與統計測度,數智時代統計指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新進展,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的區域差異與時空演變特征等做學術報告,并與參會教師、同學進行了廣泛、積極、熱烈討論。(吳姿頤)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